1)第十二节 真理不辩不明 中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想到会见到严复,严复同样也没想到会碰见辜鸿铭也曾共事过一段时间。辜鸿铭是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严复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不过这两个人理论不同,又知道对方学识深厚,自然不敢轻易交流,这次竟然让赵刚给撮合起来了,在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上开始了一场大辩论。

  不消说,这场辩论引起了中国人的兴趣,洞庭湖一下子沸腾起来,岳阳楼已经被人包掉了,不消说一定是赵刚做的。岳阳楼的位置被分为48个,由辜鸿铭和严复各选择12个人进

  剩余的24个席位。由赵刚印在了妇女报上,由妇女报的读者选出来。一时间妇女报的销量大增,满街都是老爷们,满头大汗的问道:“妇女报还有没有?”48名评委,在每场辩论之后投票给决定辩论的胜负。

  为了公平起见,一共举行三场辩论会,先胜两局者赢,赢家可以获得奖金若干,并担任国子监祭酒。作为一个中国人,赵刚对于国学还是十分尊重的。两位大师一到,赵刚立刻摆了一桌接风宴。

  关于菜肴,赵刚煞费苦心,不过这个对于他来说,过于高深了。虽然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是治理国家还算不错的赵刚,现在会的唯一一道菜就是炒鸡蛋,所以最后也只能放弃这种想法,交待厨房做菜的标准。

  “中西合璧,土洋结合“这八个字到了厨房大师傅面前。立刻变得十分深奥。在这位大师傅看来,来吃饭的都是国师。天上地星宿,半点马虎不得的。所以,这菜也就做得十分精细,让所有与会地人大吃一惊。

  火鸡与鱼翅齐飞,沙拉共酱汁一色,赵刚虽然不会做,但是还算得上是一个美食家。见到这样奇特的菜肴也没有了胃口,还是碍于面子,硬下心肠恨吃大嚼,两位国学大师也只好应景吃一些。

  或许是这番实在太差,两位大师马上引发了第一场辩论,这个非正式的辩论。辩论的题目就在“国子监”是否应该存在,严复的意思是,作为奖项首先应该公平,国子监这个机构。严复是不同意的,认为它是一个学术团体,而不是一个官方机构,这句话。马上就遭到了辜鸿铭的反击。

  放下了嘴里面坚固无比鱼翅,辜鸿铭一说话,就是长篇大论,记忆之佳让赵刚瞠目结舌。

  “国子监古已有之。总地说来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导诸生。这个时候它是官方机构,

  北齐改名国子寺。

  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这个时候它是非官方的,文帝在位23年,也就是说有23年,国子监是非

  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