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前显圣,如塑金身_我为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咀嚼几遍后,忽的流下两行热泪,喃喃自语道:“圣人问世,天使我贾家扬名立万,流芳千古啊!”

  陈尚之看着或是扼腕长叹、或是热泪盈眶、或是抱头痛哭,虽然有些夸张做作,但仍流露出不少情真意切的下属们,欣慰的直点头,感慨道:“老朽往日曾数次抨击贾仲卿放浪形骸,杀气冲天,沉迷于温柔乡,毫无文人风骨可言,看来是冤枉他了,他不过二九之龄,可却称得上是真正的高雅名士,道德大儒,只此四句,他便可青史留名,存周啊,从今日起,可以‘子’冠贾仲卿之名也,当称贾子,与孔孟二圣并列,为天下文人之表率!”

  上书房。

  景文帝念完这四句箴言,平缓下有些澎湃的心潮,看向闭目养神的李基,问道:“爱卿,这其中会不会有虚假之处?朕总觉得此子太过...太过...”,他迟疑了一会儿,才龙口一张,吐出“妖孽”这两个字。

  这个词用在这种时候可没有好的暗喻,《礼记·中庸》记载:“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是指物类反常之现象,历来都皆世人视作为不祥之兆,如果被用来形容一个人,那么对他来说,便是一个会引来杀身之祸的灾难,比贾宝玉那块号称天降祥瑞的破石头还容易引起当权者的猜忌。

  确实如此,他这个年纪的会元和探花,翻遍史书,上朔一千年都找不到比他还年轻的了,景文帝深知这廖廖二十二个字意味着什么,会对士林造成多大的冲击,会在天下士子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记,如果他今年和李基一个岁数也就罢了,可他才不到二九之龄,在这一瞬间,他神情不由得有些恍忽,一时间拿不准国朝出现这种异类,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归根到底,贾瑜实在是太年轻了。

  李基一看景文帝的神态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捋了捋雪白的胡须,说道:“陛下不必多想,更不必忧虑,老臣虽然年迈昏聩,但浮沉官海近六十载,自视有几分识人的眼光,见过的青年俊彦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若论领悟力和创造力,恐无有能出此子左右者,他是一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当之无愧,说出这四句话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也是大好事,我朝人才辈出,又出了一治世辅国的能臣,只是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卿尽管说来,朕洗耳恭听。”

  “陛下,此子用好,助力不小,用不好,遗患无穷,当他中了解元后,老臣便在暗中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在老臣看来,他对某个位置并无想法,至少目前还没有,言行举止可以造假,但眼神骗不了人,他的眼睛清澈透明,说明他的心是纯净无暇的,老臣深信不疑,所以老臣斗胆恳请陛下,继续给予此子足够的信任,万不可因为这四句话便对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