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显圣_从崂山弃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态坚决,只能默默不语。至于旁边的持剑少女们更是摄于姥姥威严,更不敢顶嘴。

  只是个个神态恹恹,足见是不想放下断龙石的。

  可姥姥说外面的人厉害无比,万一是个大色魔,岂不是她们都要沦陷。仙堡里时常有类似的故事,反正外面的男子个个贪花好色,少有品性纯良者。

  沈墨天视地听,对仙堡内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

  他笑着对神尼道:“人家把我们当坏人了。”

  他对南明离火势在必得,又微微一笑:“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他自顾自地在旁边寻了一块大石坐下,开始讲道。

  讲的正是修行九境的内容。

  不过他知仙堡处于极寒之地,功法必定以阴寒为主。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

  这是九阴真经的内容,虽然是前世小说家借前贤之言杜撰,实则也深通修行之理,并非没有真实之处。

  世间的道理,到了高明处总是相通的。

  哪怕前世学的阶级论、矛盾论,用在修行上也有所裨益。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沈墨到了此时境界,早已不拘于一家成法。

  那九阴真经内容配合上修行九境的感悟,本是虚无产物,却也落了实地。而且经文的内容虽然从道家的绵至阴柔出发,可到了高明处,仍是道家的至高理论,阴阳相济,水火相融。

  这大道玄音,透入瑶池仙堡内,仙音阵阵,实非任何修行人所能抵抗。

  佛经有言,天魔音难以抵抗。

  其实这等大道玄音,才是修炼者最难以抵抗的。

  修行越高、悟性越好,越是无法抵抗沈墨的大道玄音。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

  足见大道之理,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何况人之好学不能如好色,而色之诱人其实在音声之下,且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沈墨的音声,便是天魔之音也未必能比拟。

  合乎大道,动乎律吕。

  何况十二律和十二吕,本就是阴阳之道的阐释。

  仙堡众女只觉得听到的大道玄音于她们的修炼法中另开一门新的天地。哪怕顽固倔强如老妪,也不禁为之心神动摇,难以自制。

  一时间荣辱皆忘,生死不足挂怀,只想离那大道玄音近一点。

  不知何时,仙堡大门自然打开。

  众女却不自知。

  哪怕老妪也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神尼看得惊心动魄。

  她早知天人造化,难以想象。

  此时得见,心中震撼仍是无以复加。

  如今她也明白,为何上古时的天人、菩萨行走世间,很少施展大神通,非是怕惊世骇俗,搅扰凡尘。

  而是这等人物,举手抬足皆有大道玄妙,旁人无法抵抗,大抵只能皈依其下。

  若能摆脱其影响的,多是心中自有大道乾坤者,若不然,只能早早归了天人、菩萨的大道。

  所以天人、菩萨少有显圣人间之举,乃是一片悲悯之心,不想心志不坚者,轻易皈依,失了自我。

  是以,常有天人、菩萨化身凡俗,混迹市井的传说。

  这场讲道却在一声大笑声中终结。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