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1章 羌裔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1章羌裔

  大秦这边刚一动,高原上就有了反应。

  无数羌人在宣义郎的劝说下欢天喜地的走下来。

  河西走廊的富庶是最好的宣传效果。

  比起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在高原上当野人,融入大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这些年陇右、河湟的羌人融入大秦后,纷纷阔绰起来,特别是有战功的人衣锦还乡之后,立即成为当地的老爷,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庄园,老婆小妾热炕头,其乐融融。

  汉羌百年大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东汉朝廷一直拒绝羌人的融入。

  羌人只能跟当地的汉人豪强沆瀣一气,掀起此起彼伏的叛乱。

  大秦对他们敞开怀抱,这么多年的宣传,汉羌同一个老祖宗的说法早就深入人心。

  这实际上是大秦承认他们的政治地位。

  而且杨峥的贵妃姜阿怜就是出自羌族,对羌族的吸引力更大。

  慕容恪将实力并不怎么强盛的慕容部,一举推向天下霸主的地位。

  西域之所以能接受儒家,是因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且两汉经营多年,有一定的基础。

  高原一安定,河湟立即迎来第二春,大量人口涌入,让这些边荒之地繁华起来。

  这么多的人口挤在一个地区,生存压力过大,容易滋生新问题。

  所以提升羌人地位是杨峥必然的选择。

  不过佛门在进入象雄国时,引起了苯教的不适。

  而鲜卑的威胁还在匈奴之上,毕竟人口基数在哪里摆着,这几年鲜卑中涌现出大量杰出人才,在大秦开始崭露头角。

  而大秦也可以依靠他们镇守当地。

  大量汉化的羌裔子弟迁入西域、中亚、辽东等地,为大秦守卫疆土。

  将他们散播在中亚、辽东之后,人生地不熟,不会跟当地势力沆瀣一气,只能依靠大秦。

  汉朝内迁匈奴两百多年,也未能完全融合他们。

  匈奴、鲜卑目前还靠不住,杨峥也不敢完全信任他们。

  发羌、唐旄羌聚集五万大军与秦军决战。

  这不能被称之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上层贵族对儒家的那套也没多少兴趣。

  历史上正是佛门与苯教的冲突,导致了吐蕃的矛盾大爆发。

  通过贸易,大秦也在逐渐改造高原。

  高原上埋下一颗钉子,对大秦自然是好事,一来限制佛门的过度扩张,二来,将来若是高原崛起,佛门也是一着暗棋。

  有时候,杨峥感觉羌、氐、賨这些彻底汉化的异族忠诚度还在本部汉民之上。

  同是羌人,但大秦的羌裔已经从精神完成了蜕变。

  华夏文明有绝对的优势,新式生活很快就融入当地。

  高原上的士气被彻底打下去了。

  曾经与钟羌分庭抗礼,拥十万胜兵,三十余万之众的发羌,在一万羌裔子弟的组成大军面前没有丝毫抵抗力。

  姜伐野的孙子姜恪,也就是杨峥的外甥,表现尤为英勇,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