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5章 儒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词。

  豪强子弟多偏军事类,良家子从军越来越多。

  寒门多重传统的科举路数,苦读四书五经。

  庶族则多青睐算学、医学、工学等科目,朝廷对这些科目的学生有生活补助,衣食住行全包了,考上太学之后,一样光宗耀祖。

  其实儒学在魏晋时代已经渐渐进入了衰落阶段。

  乱世之中,儒家的那一套唬不住人了,曹孟德说杀孔子后人孔融全家就杀全家,司马家三代读的四书五经不少,做的事情却背道而驰,对儒学的打击也不小。

  两汉经学流弊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

  及至魏晋时期,战乱频仍,人心动荡,仁义道德换不来一口饭,一件衣,遂趋于衰落,是以玄学兴起,但玄学主要是道家思想的复兴,兼具儒家,并非是儒家的复兴。

  以至于嵇康曾公开声称“非汤武而薄周孔”,时人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

  也就是儒家跟不上时代了。

  杨峥的《泰兴大典》看似在抬高其他学派、学术,实则也是在为儒学指明一条新路,要么如今日的大秦一般融合其他学术,改良自身,要么就在历史的故纸堆里面彻底沉沦下去,成为一具僵尸。

  儒家只是华夏文明中的一叶,如今其他枝叶也茂盛起来,儒家何去何从,就看儒生们自己的选择了。

  不过儒生们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

  开始积极的向外拓展。

  以杜预为代表的儒士已经开始把手伸向域外。

  杜预在西域、中亚极力推动儒家,改良教义,以适应当地人的胃口。

  儒家在中原趋于没落,但在西边仿佛获得了新生,比起萨珊、罗马人的教派,儒家教义还算温和包容。

  水平也比他们高不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西方古典教派有多扭曲多反人性,动辄各种令人发指的酷刑,禁锢人的思想。

  儒家再怎么没落,也比他们那边的东西稍微强些。

  借助大秦的影响力,儒家也在人心中攻城略地。

  比起其他学派,儒家的进取欲望是最强烈的,进入西域和中亚之后,宛如一条巨鳄游进了小池塘,动辄就忽悠别国君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跟后世诸国盲目抄袭美丽国一样,西域和中亚诸国对大秦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加上杜预孜孜不倦的忽悠,诸国自行脑补出大秦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儒学的缘故。

  于阗、疏勒全面汉化,以儒家为国学,遵奉孔孟荀等儒家先贤,建造豪华的儒庙,自国王以始,国众改汉姓取汉名。

  总之,不加入儒家圈子,就不是华夏文明圈的一员,属于异类。

  异类自然是要受到歧视和打压的。

  与大秦的贸易要多承担一成商税,更不在秦军的保护范围之类。

  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也不知哪里蹦出来一伙儿贼人,里应外合,攻入他们的王都,掠走他们的府库中的钱财,并赶在大军来临之前逃之夭夭……

  而他们的百姓在西域和中亚处处受到歧视,被认为是顽固不化的野蛮人……

  精神和肉体打击之下,小国们也只能屈服。

  儒家在西边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无数权贵子弟带着对大秦的好奇主动投入其中。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