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9章 涟漪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原上的康居人救援。

  援兵的确来了,除了康居人还有鲜卑人、高车人等等,黑压压的近十万众。

  然而没有一支人马敢南下救援,仿佛这些人不是来救援的,倒像是来看热闹的。

  李庠每天都会率五百精骑前去挑战,长槊朝向哪里,哪里的部众便落荒而逃,常常五百骑追着两三千骑抱头鼠窜。

  围困了十几天,城中渐渐扛不住了。

  由于吸纳了大量溃军溃民,让城中的粮草更加捉襟见肘。

  城内的细作开始各种煽动,制造对立。

  守军憋不住了,尝试了一次突围。

  不过论防守,康居人比秦人差了太多。

  北面诸部依旧是眼睁睁的看着,就连康居部落自己都不敢来救援。

  城内抛下两千多具尸体,又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其实这时代,最狠的还是汉人。

  第一个在西域搞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是汉将耿恭,汉末大乱世,常有析骨而炊的记载,西域反而没出现多少这种记载,真到了山穷水尽,出城投降便是。

  就连当年如日中天的匈奴人也曾投降大汉,康居人投降大秦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为了维持族群的延续,尊严在这个时代并不重要。

  围城一个月的时候,城内终于扛不住了。

  在得到杨毅不屠城的承诺之后,饥饿的人群打开城门,向秦军投降。

  不过,卑阗城中有近十五万人,秦军带的粮食显然不能养活他们。

  将领们建议只收留青壮,让老弱妇孺自生自灭。

  杨毅在战场上狠辣凶残,战场之外,却还有几分仁慈,毕竟身为皇子,当年也读了几本儒家典籍。

  “这些人现在全是我夏国子民,孤为夏王,当活其性命。”

  遂下令宰杀俘虏的牛羊,设粥棚,熬肉粥,供给俘虏。

  牛羊不够,就杀驮马、伤马。

  熬上一个月,七河流域的粮食也就顺着药杀水送来了。

  此举令康居人大为感动,称杨毅为仁王。

  北面驻部见城破了,热闹没了,秦军的矛头朝向他们,顿时做鸟兽散。

  都城被攻破,康居实际上已经亡国,剩下的康居人开始向西迁徙。

  夏国的疆域顿时拓展了一倍有余。

  杨毅意气风发,接着准备对河中的攻势,不料却收到了杜预的军令,令其停止进攻,巩固占领的城池,等明年春夏两面夹击。

  这份军令却在夏国君臣心中掀起了一阵涟漪。

  杜预曾与太子一同南征东吴,又是太子的岳父,理所当然是太子的人。

  夏国经此两战,版图和实力剧烈膨胀,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势力!

  随之膨胀的是人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即便杨毅没这个心思,他麾下的人却难免生出其他的心思来。

  做皇帝的臣子,和做一个夏王的臣子,其中的区别,不言而喻。

  实力都是伴随着野心。

  现在,太子的岳父向他们发号施令,这就让有些人不痛快了。

  “此必是有人见不得夏王立不世之功!”

  “殿下当早做防备!”

  “夏王是陛下的骨肉血亲,为何要听命一个外臣?”

  ……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颇多不满之意。

  杨毅目光转向夏侯栩。

  夏侯栩跟杨毅是结义兄弟,但也是太子的表兄,夏侯氏自然跟太子走的更亲密一些。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