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4章 利益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个月后,蓄奴税从京兆推广到整个关中。

  风声早就放了出去,民间渐渐接受了。

  存在即合理,奴隶制既然存在,说明适应这个时代,朝廷加以规范,避免其野蛮生长。

  很多奴隶都是全家依附在汉民富户之下,其实跟佃农相差无几,只不过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除了种田,还要伺候主人家。

  当然,绝大多数百姓是养不起奴隶的。

  自己都吃不上饭,更不用说蓄养奴隶。

  豪族们就是心有不满,也没有作乱的土壤。

  大一些的豪族则无所谓,奴隶合法话反而让他们正大光明的享受。

  关中推行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

  到了泰兴二年年尾,杨峥发布诏令,全天下推行之。

  关东就没有关中这么好说话,尤其是河北豪强,本身具有一定的实力,家中部曲多是乌丸、羯、匈奴等众,不断上书朝廷哭惨卖穷。

  说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还有闲钱给朝廷缴税?关东豪族享受商道的好处,又是奴隶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当然不会反对,但他们关东人就不一样了,穷的都快喝西北风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枢和地方的博弈自古皆然。

  直接的暴力对抗没有,但软对抗却越演越烈。

  很多富户豪强干脆领着自己的家众,穿着破衣烂衫,挤在官衙之前撒泼打滚……

  奴隶们主动跳出来反对收蓄奴税,说主人对他们不错,就不用朝廷操心了。

  河北人出头,中原人呐喊助声势,江东富户豪族观望。

  奴役外族无处不在,河北奴役乌桓鲜卑匈奴,江东奴役山越,蜀中奴役南蛮诸族,中原人奴役自己人……

  这个时代并不是史书上标榜的那么和谐。

  只要没有大规模暴力抵抗,杨峥就当他们同意了。

  不过杨峥的一贯做法是,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该给人家一些补偿。

  “进攻辽东可以提上日程了。”杨峥的天元阁中,大秦的平尚书事们济济一堂。

  “关中旱灾未熄,又要大战,只怕……”这一次不是鲁芝反对,而是索靖。

  杜预也不太支持,“大兴距辽东五千里之遥,粮草转运艰难。”

  卫瓘一向顺着杨峥的心意,“高句丽卷土重来,辽东三部侵占带方、玄菟等郡,麾下汉夷二三十万,辽东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假以时日,必实力大增,此时不征,必遗祸子孙。”

  原本辽东三部互相仇视,互相攻讦,在辽东狗咬狗,但大秦崛起之后,感受到强大的威胁,这三部居然与高句丽弄了一个攻守同盟。

  各自扩军备战。

  鲜卑人祖上十几辈,穷的眼珠子发红,好不容易趁着中原大战,侵占了土地和人口,吃下肚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毌丘将军万余步骑便可横扫辽东,朕的儿郎难道不如前人?”杨峥泼了一盆鸡血。

  鲁芝道:“毌丘将军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