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4章 功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4章功

  “拜、拜见太子殿下。”孙瑾与一众吴国将吏跪在杨旭面前。

  周围秦军持刀虎视眈眈。

  秋雨寒凉,孙瑾单薄的身子微微颤抖,双手捧着印绶,脸上别无多少故国灭亡的悲戚,只有恐惧。

  毕竟只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被钟会养在深宫,犹如金丝雀一般。

  “免礼。”在亲卫的保护下,杨旭接过印绶,递给身旁的张轨,然后扶起孙瑾,一脸温和的笑容,“国主无需多虑,今后天下一统,江东再无刀兵,百姓可安居乐业,国主亦能安享富贵。”

  举止、言语,都体现出大秦太子的雍容。

  加上杨旭继承了一半夏侯玄的儒雅和仪表,更是风度翩翩。

  令在场的吴国将吏心生敬慕。

  心中都暗暗叹服,大秦皇帝常有暴虐之名,未想太子这般仁德,大秦的江山稳了……

  杜预道:“王刺史一举打破秦吴对峙之局,当居首功!”

  小皇帝常年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钟会对他自然严加看管,所以孙瑾虽然快十岁了,却还是宛如孩童般单纯。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半个月来,两边怨气越来越大,虽然没有出现哗变之事,但两边将士私下群殴,却时常发生,弄得建业鸡飞狗跳。

  张轨拱手,“杜公远见,轨不及也。”

  杜预不仅是在说周旨,更是在说自己。

  退下之后,周旨自然免不了拜见杜预。

  周围吴国将吏神色却逐渐黯淡,跟大秦太子相比,吴国的小皇帝真的就是孩童了。

  在濡须休整两日,安顿俘虏之后,杨旭与杜预率军渡江,入建业。

  此次闹出争功事端,最主要是因为王濬锋芒太甚,有些目中无人了,周旨是想为杜预出头,所以自然能听懂杜预“树大招风,不可太露锋芒”是什么意思。

  即便王濬、周旨不争,他们的部下也会争的死去活来。

  周旨、管定、伍巢等将急忙拱手,“杜公——”

  杨旭为孙瑾披上了一件锦裘,孙瑾身子不再颤抖了,望着杨旭脆生生道:“太子,朕可以留在建业,不去关中否?”

  关键周旨年纪不大,以后还有机会,而王濬头发都灰了……

  王濬敢突破重兵封锁的长江,这份胆气和决断就已经是此战最亮眼的存在。

  两边算是皆大欢喜。

  杨旭一时也不好裁断。

  “定要安抚将士,不可闹出事端。”

  吴国群臣当然没少在孙瑾面前称秦人为蛮夷。

  “属下知晓!”周旨恭恭敬敬。

  杜预微微点头,“太子与吴主关系和睦,江东人心皆归大秦,荆州陆抗、岭南陶璜可以降了。”

  杜预是周旨的上司,杨旭是大秦太子,这两位说话了,周旨也就无话可说了。

  “启禀殿下,当时王刺史陷入苦战,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末将一片好心,为其解围……”周旨也一寸不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