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2章 邪佞录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2章邪佞录

  “诸葛孔明擅治国,六出祁山而无功,一生从无大胜,何以位列武庙?”杜宽、张斅等文人更想把诸葛亮拉入自己的阵营。

  卫瓘道:“猇亭之败,蜀汉精锐尽失,危在旦夕,孔明收拾山河,重振旗鼓,以蜀国一州之力,进伐大国,逼司马懿固守而不敢出,何为大胜?”

  诸葛亮治国的才能无人质疑。

  但战绩上有人说三道四,杨峥记得后世也是如此。

  若是看看诸葛亮的对手,就不会有这个质疑了。

  曹真、张郃、司马懿,全都是名震天下的人物。

  前两个只能算是名将,但后面的司马懿可不是普通人物,一生十战,七胜两平一败,做人又忍又稳,出手狠、准、毒辣。

  只在诸葛亮手中两平一败。

  再换个参照物,郭淮一生战功赫赫,单独面对诸葛亮时,被打的丢盔卸甲。

  “诸葛孔明既入文庙,也入武庙!”杨峥一锤定音。

  放眼华夏,比他会打的,没有他的治国之能,比他会治国的,没他品行高。

  尤其是经历了司马家一系列的骚操作之后,华夏需要一个精神楷模。

  司马家三代经营,处心积虑,诸葛亮大权在手,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全对得起历代对他的褒扬。

  而司马家造成的秩序崩坏,以及道德滑坡,信任危机,对华夏贻害无穷。

  杨峥一句话就结束了争论。

  李密、陈寿一干蜀中官员大喜。

  文庙六十四人,武庙也是六十四人。

  人选确定之后,杨峥带着文武百官前去拜祭。

  禁卫在前开道,锣鼓居中随行,旌旗如云,车驾如河。

  文武百官异常肃穆。

  杨峥也是穿上了全身行头,玉制十二旒,锦绣玄色冕服,蔽膝、佩绶、赤舄,僵硬的坐在六匹白马拉动的御辇上。

  杨峥一丝不苟的完成所有仪式。

  越是隆重,就越能体现大秦对二庙的重视。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但一个忘记英雄的民族更为可悲。

  弄完一切之后,杨峥还下令编纂《邪佞录》,从春秋时的伯嚭、易牙,到郭开、赵高、中行说,再到王莽、董卓、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贾充、王沈、成济等等。

  将他们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中温县司马氏、平阳贾氏两族被定为“丑类”,只要大秦存在一日,这两族便要受天下人唾骂一天。

  司马防和贾逵被牵连着遭受无妄之灾。

  不过没办法,谁叫他们生出这样的后代?

  百姓听了这么多年的评书,对司马家和贾充恨之入骨,每年三月十五惊蛰日,也就是《邪佞录》问世的那一天,会成群结队的唾骂司马家、贾充的跪像。

  而这一天,也逐渐变成了大秦的习俗,被百姓称作“去邪节”。

  这一招才是真正击在士族的软肋上。

  士族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势力,除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