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6章 度田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露六年的冬天异常寒冷,草原上的冬天非常漫长。

  很多部落没有储备足够的秋草,不得不向归信城的庞青投降,庞青则将他们送到居延。

  姜伐野负责接收,大部落分散成小部落,小部落分散成帐,分别送往西平、武威、酒泉、北地等郡。

  对于不配合的部落,姜伐野没有手软,丈人女婿一条心,大小头目全部当众斩杀。

  而他们的牛羊则当众分给其部民。

  如此一来,造反的部民不但偃旗息鼓,还跪地感谢秦王恩德……

  这个口子一开,杀了几批刺头之后,南下的部落再无人敢闹腾。

  白晃晃的刀子面前,再强硬的部落也变得友善起来。

  部民们一个个红着眼珠子看着自己族中的大人贵人们。

  宣义使用鲜卑语非常体贴告诉牧民们为什么他们过的如此凄惨。

  在他们的话中,大秦是来解救他们的,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对绝大多数底层牧民而言,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活下去就不错了,至于头顶上踩着的是谁,根本无关紧要,只要他们的家眷不受到侵犯即可。

  而这一点,在宣义司镇抚司的监督下,基本得到了保证。

  秦法说一不二。

  在将士和百姓心目中威严无比。

  到了甘露七年,越来越多的草原部民南下。

  也有不少涌入东面的拓跋鲜卑部,拓跋部的实力持续壮大。

  “前后有一万七千帐迁入居延,分散至诸郡。”索靖向杨峥汇报。

  一帐差不多是中原的一户,一万七千帐差不多就是八万多人。

  若是以前,杨峥会欣喜若狂。

  但现在财大气粗,也不差这点人了。

  此次出兵最大的作用还是消除了阴山以北的威胁,解除了河套、河西诸郡的威胁。

  以往每年秋天,部落就会南下劫掠,这差不多成了他们的习俗。

  河套诸郡的百姓一只手耕种,另一只手还提着刀,这种搞法,耕种效率肯定不高。

  “这些只是第一批,春夏以后,应该还会有部落归入大秦。”索靖出身敦煌,敦煌一直处在羌胡汉诸族交融的中心地带,所以非常了解草原习性。

  草原一向是强者为尊。

  周朝时便有犬戎,秦汉有匈奴东胡,匈奴之后有鲜卑,鲜卑之后有柔然,柔然之后有突厥……

  这些部落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新一代霸主统一草原后,原有部民换了个名字,成了新部落中的一员。

  既然能融入其他部落,也就能融入大秦。

  战国时,义渠就完全融入了秦国。

  汉武帝北击匈奴,军中就有不少匈奴人。

  只要愿意入秦,杨峥麾下的文人总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祖宗。

  羌人不就是这么整合的吗?

  草原这么大,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当然不可能,所以这是个长期过程。

  索靖前脚走,恭候多时的张辅便来觐见,“大王,关中蜀中人心已定,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