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立储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5章立储

  冯飒、太原、华阴、蓝田四军镇,每镇兵力两万五千到两万。

  差不多就是十万大军分散出去。

  杨峥的秦国承曹魏之旧制,采用中军配合地方府兵的策略。

  长安七万精锐步骑,地方加起来十万左右府兵。

  内地每一个郡一折冲府,一千五百府兵,负责镇守地方。

  如河曲、西平、金城、天水、陇西、南安、安定、扶风等等,蜀中的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七郡同样如此,南中则基本处于羁縻状态,官府只控制一些精华地区,重兵驻防,与豪强共治当地,推行汉化,秦国可以减少对这些地区的投入。

  现在的秦国也没有能力和精力投入这些地区,处处都需要人口,所以这些地区只能延后。

  而一些重要的边地,如轮台、高昌、敦煌、张掖、酒泉、武威、朔方、北地、九原等,每地三到四个折冲府,以威慑草原,震慑内部。

  最后就是战略要种之地了,如太原、定襄、云中、冯飒、京兆、汉中、永安,则折冲府云集。

  十万左右的府兵显然不够。

  未来是东西国命之争,司马昭推行占田制,给自己服下一剂猛烈的春药,弄出四五十万大军都不足为奇。

  所以扩军是必要的。

  在杨峥心目中,府兵二十万左右,中军也要扩充到十万。

  其中关中就聚集了十万府兵七万中军,此外还有一万中军在太原,一万中军在蜀中,汉中和姑臧各五千中军。

  秦国预计人口五百万左右。

  五百万人养三十万大军,负担不大。

  而且二十万府兵都不需要中枢支持,给他们土地,不收田赋,也不徭役,他们自己养自己,出征还自带装备、战马、粮草……

  也就是说,秦国只需要养十万中军。

  屯田司的意义便在于此。

  形同用奴隶和屯田养十万大军,还有治民、待归上缴的赋税,河西走廊的商税,此外,凉州、河湟、河套三大牧场也在支撑十万中军。

  自杨峥以下,全国厉行节俭,抑制奢侈之风。

  秦王宫也是在当初的征西将军府基础上改建的,规模不大,宦官也是直接拿老丈人刘禅的……

  秦国没有那么多食肉者和利益集团,相对而言,对百姓的负担没有晋和吴那么大。

  杨峥也能让十万中军走精兵化的路子。

  六万骑兵,四万步军,披皮甲率百分之六十,铁甲率百分之三十,冷锻甲百分之十,骑兵力争一人三马,步卒一人两马。

  共计战马二十六万匹。

  秦国的消耗重点不在将士,恰恰是这些战马。

  想要维持体力,就不得不为它们备上精料。

  不过这些年漠北马,在三大牧场大肆繁衍,减轻了不少压力。

  漠北马爆发力不强,但持久力强,耐寒,好养活,吃草也行,精饲更好。

  军中漠北马已经占了四成,并且比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