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 拖曳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6章拖曳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项王怒,欲杀之,为项伯所劝,终未杀汉王家眷。”

  马背上,庞青说着史记中分一杯羹的故事。

  “洛水之誓,司马氏无耻至极,岂会在意区区一司马孚尸首?”孟观道。

  “如果是司马懿、司马师,当然不会在意,但如今的司马昭一定会在意,忠孝仁义,司马昭只剩下孝和仁,所以他一直在打造仁孝形象,若连孝都没有了,司马昭有何面目立足天下?”杨峥解释道。

  分一杯羹的典故,恰恰说明了贵族还是遵守礼仪道德的。

  刘邦一句“吾翁即若翁”,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的项羽硬是没有动手。

  司马孚不是刘邦之父,在士族中有崇高地位,在朝野上下有巨大名望。

  司马昭若是看着司马孚的尸体还能无动于衷,杨峥就真的佩服他有种。

  汉魏以来,以孝治天下。

  维系士族传承的,其实就是这个孝字。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放在后世,司马昭叫司马孚叔叔,但在这个时代,司马昭叫司马孚叔父!

  带着一个“父”字,意义完全就不同了。

  司马昭若是抢不回司马孚的尸体,整个士族都会唾弃他。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规则!

  司马懿、司马师背信弃义,以屠刀立威,夷人三族,杀伐过重。

  到了司马昭,这条路就不能这么走了。

  必须妥协,以换取士族的支持。

  司马昭若真的无动于衷,杨峥就当着十几万中军的面,将尸体挫骨扬灰!

  他不心寒,他的手下和士族也会心寒!

  “哈哈,司马昭真是蠢,随便寻一具尸体也能蒙混过关!”刘珩咧着嘴大笑。

  兵凶战危的,杨峥不可能真带着一具尸体出征几个月……

  好在这个时代不缺死尸,刘珩在野地里随便寻来一具,穿上华服,挂在旗杆上。

  真正司马孚尸首,早已经被扔到野地里喂了狼。

  当初杨峥也想保留下来,但这东西带着不吉利,保存也困难,没过半月就臭了,只能随手扔在荒野中。

  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司马昭不信也得信。

  “君侯,敌军动了,正在架设浮桥!”斥候飞奔来报。

  庞青、孟观、刘珩眼神全都热了起来。

  司马昭不动,杨峥一丝机会都没有。

  动了,才有机会。

  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如臂指使,总会露出破绽!

  “正好!某的狼牙大棒早已饥渴难耐!”刘珩脖子又红了起来,直往脸上窜。

  “急什么?敌怒而兴兵,还不是决战之时!”杨峥保持着清醒。

  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但也会一定程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