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裁军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裁军

  新划分了郡县,就要任命新的太守、县令。

  三国士家豪强坐大,在杨峥看来,皆因太守、县令权力太大,地方军政财一把抓。

  魏文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主选拔之权的中正官也落入士族豪强之手。

  如此一来,地方什么都有了,要朝廷何用?

  政务杨峥可以让出去,财权可以分享,但军权必须抓在手中。

  至少军权不能全由地方掌控。

  所以杨峥不设太守,以郡丞掌政务,治下可领一千郡兵,负责缉盗,城池防务,一些特殊的郡比如张掖、酒泉、河曲等等时刻面临外部威胁,则设折冲都尉,负责当地府兵。

  一些战略要地则设有统制与副统制。

  如金城、北地、安定、高昌等门户之地。

  总体原则,军政分离,财权共享,一部分送入中枢,一部分地方自留。

  如高昌、敦煌、西平这些富得冒油的郡,肯定要向外输送钱粮的。

  对于北地、居延这样地广人稀刚刚设立的郡,中枢还要适当投入,促进地方发展。

  凉州甫定,今后几年就是大发展时期。

  凉州北面诸部,杨峥还不相信他们敢跟自己唱反调。

  其实内心中,杨峥反而希望他们如此,这样便能为北地、张掖等郡提供奴隶。

  文武分治的思路这些年杨峥一直在跟鲁芝、杜预、卫瓘等核心人员沟通。

  想要压制地方士家豪强,两个办法,其一,直接刀,如唐末的黄巢,但眼下的形势,同室操戈,便宜的就是外族。

  其二,强干弱枝,如西汉诸皇帝一样,汉高迁六国大姓入长安,汉武迁天下豪族入茂陵等等。

  不过凉州的情况有些特别,士家豪强存在,不仅是抵御诸夷的核心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汉化诸夷。

  强制迁徙至姑臧,会令地方秩序大乱。

  所以文武分治是最好的强干弱枝之法。

  杨峥仅仅捏住兵权,让出政务以及部分财权,换取士家豪强对自己的支持。

  站在他们的角度,手上有钱有粮有人,还有人才,总要找到一个释放点,短期内,杨峥以兵威震之没有问题,时间长了,总会出现问题。

  给底层百姓打开上升通道,同样也要给他们打开上升通道。

  “那么诸郡的郡丞,诸位可有人选?”杨峥问道。

  鲁芝道:“既然将军行科举,不妨以政绩论,治理地方有方,人口增长,地方富庶,凭政绩升任郡丞,若是直接举荐,岂非又重回中正官的老路?”

  鲁芝出身寒门,在曹魏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自然最有发言权。

  以政绩说话,自然也是最为公平的。

  更能刺激地方县令等官员用心办事,而不是天天想着法在孝道上耍花样。

  杨峥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杜预和卫瓘,二人全都无话可说。

  “若是如此,再设巡察司,巡察地方政务、折冲府军务,考察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