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7章 换防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7章换防

  新的地盘有新的防区。

  南面羌人基本被打成了一盘散沙,零零星星的战斗还有,但大多都是袭扰性质的,河曲、大非川、伏罗川等重要耕牧地区被抢之后,羌人只能向高原退缩,短期内构不成大威胁。

  威胁来自四个方向,萧关、枹罕、西套、西海。

  之前的四面统制已经不合眼下疆域。

  杨峥对着沙盘思索了一阵儿,决定改萧关为东面统制,枹罕为南面统制,富平为北面统制,海北城为西面统制。

  四大统制也采取轮换制。

  周煜为北面统制,镇富平。

  尹春为南面统制,镇枹罕。

  张特为西面统制,镇海北。

  姜伐野为东面统制,镇萧关。

  很可能未来两三年中,司马家不会掀起大战,就算要打,有六成的可能是先解决淮南,因此萧关的压力不大。

  姜伐野能力稍差一些,但执行力足够。

  陇西是热点地区,枹罕面临姜维和邓艾,需要智勇之将,但杨峥想以此地磨砺尹春一番。

  即便枹罕丢了也无所谓,退回河关便是。

  西域、河套未来几年是杨峥进取的方向,张特、周煜两员大将,各镇一方,问题也不大。

  问题在于大将镇守一方时间太长,会形成割据势力。

  事实上,曹魏的四大都督区,在明帝之前,都是经常轮调的,司马懿先是荆州都督,然后调为雍凉都督,最后调入中枢。

  毌丘俭最先为荆州刺史,后调为幽州刺史、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然后调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最后调为扬州都督。

  诸葛诞也是如此。

  除了主帅对调,士卒也采取错役制。

  魏武挥鞭,在早期磕磕绊绊,并不顺利,张邈叛乱,勾结吕布、陈宫,险些要了曹操的老命。

  遂创造出错役制,人役户居各在一方。

  即丁夫与士卒不从本地征发,必与其家室所在地隔开。

  所以毌丘俭起兵,刚到安城士卒就动摇了,原因在于他麾下有大量淮北士卒,家眷在司马师控制下的淮北。

  毌丘俭不先发兵兖、徐,而直接死磕洛阳,胡遵南下,淮北士卒瞬间就离心了。

  身边只有未经训练的淮南农夫愿意卖命。

  文钦一败,毌丘俭便回天无力。

  眼下,西平有府兵制,精锐皆由杨峥亲掌,暂时没必要弄错役制。

  大将轮调即可。

  也并非不相信张特、周煜、姜伐野,而是尽量以制度规范。

  拿下姑臧,杨峥就不是草台班子了。

  此外,龙耆城的邵通、积石山的李特、河关的周旨、榆中的龚羽、屯田司的赵登、杨济等等,已经渐渐成为西平军的中坚力量。

  也在轮调名单之中。

  四月,在整个西平忙于春耕之时,杨峥率亲卫返回姑臧。

  武威百废待兴,尚未尘埃落定,家眷暂时留在西都。

  恰巧杜预、卫瓘整编雍凉军俘虏完毕,也回到姑臧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