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领九章 内事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收之后,西平洋溢在一片欢乐喜庆之中。

  无论是奴隶还是待归都有了点家底。

  屯田奴隶赋税虽然重了些,但一年之中不是修路,就是开垦挖渠,或者修建坞堡村寨,由屯田司提供两顿伙食,还动辄有骨头汤供应,奴隶们的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而奴隶出生的孩子,屯田司每月会补偿些粮食,五六岁的孩子则送入公塾,由宣义掾启蒙,公塾也免费提供食物。

  只要孩子稍微有点出息,则会在七八岁时选入青营。

  这种疑惑极大,青营出来的至少是个宣义掾。

  即便没有出息,也能优先进入军中,实现身份地位的跃迁。

  上升通道被打开,底层的人能蒸蒸日上,西平自然也蒸蒸日上。

  至于土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是问题。

  按照杜预、鲁芝的估算,除去被豪强隐匿的,以及无法统计的,整个凉州账面上的汉民人口只有二十五万左右。

  如此广大的区域,汉民人口还不如后世一个稍大的县城。

  难怪鲜卑、羌胡蠢蠢欲动。

  嘉平三年到嘉平四年,西平安稳的环境,或主动或被动吸收了大量雍凉、高原、西域羌胡汉流民部民,人口已经接近三十万。

  杜预与鲁芝各自统计,农人与牧人比例在八二,登记在册的青壮男丁八万余。

  汉民也增至一万六千户,七万人左右。

  除了人口增长,新的城池也拔地而起。

  大小榆谷都从坞堡扩建成城池。

  地域广阔的大非川这几年也增建了两座城池,东城因常有野马群出没,名为神马城,西城天高地阔,名为青云城,两城各自屯守七百越骑营轻骑。

  而作为西海河曲高原之间要地的伏罗川,则建有伏罗城,为西面统制治所,常年驻守三千骁骑营骑兵。

  西海正北,祁连山与大通河之间,杜预在此扩建神威堡为海北城,以控制海北的草原。

  西海之西,建有海西城,驻扎两千骑兵,防备自西域南下的胡人部落。

  两千骑兵自然无法防备大规模的胡人部落。

  杨峥收集青海湖的船只,又令王木夫建造新船,一旦北面西面有事,南面伏罗城、神马城青云城的士卒能快速支援。

  七座城池虽然都不宏伟,却牢牢掌控肥沃的耕田和牧场,是杨峥统制西海河曲的基石。

  一起仍旧停留在草创阶段,但只要框架搭建出来,一切都会渐渐完善的。

  凛冬将至,西北苦寒。

  西平军营中也气氛紧张,不少将士都捏起了拳头,神情异常投入的盯着台上的韦竺。

  咚的一声,韦竺手上鼓槌敲在一面牛皮小鼓上。

  “却说那一夜,月黑风高,班定远令十人携鼓藏于贼屋舍之后,其余二十五人挟弩伏在门外,班定远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贼众以为有千军万马至,大惊失色,如那无头苍蝇互相冲撞,班定远一人当先,大喝一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