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攻心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攻心

  王凌举楚王为帝,天下竟无一人响应。

  麾下士卒与青壮多有逃散。

  司马懿以皇帝诏令赦免其部将叛乱之罪,人心更是不在王凌这边。

  原本图谋水陆并进,溯颍水而上,取许昌为基,联兖州、淮南与洛阳分庭抗礼,却在令狐愚忽然病亡后,化为泡影。

  王凌不得不下令约束士卒,是以行军极为拖沓。

  每日只行三十余里,还要花费大量精力防止士卒青壮逃散。

  兵至沈丘,司马望早率许昌屯兵入项城防守,司马懿前锋胡奋率四千轻骑驰援,

  两军隔河相望。

  王飞枭率军强攻项城,司马望死守,胡奋袭扰,淮南军久攻不下,军心再度涣散。

  王凌只得围城三重。

  嘉平元年七月,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领两万中军亲至。

  王凌震恐,深沟高垒,以求自保。

  其子王飞枭力劝,“司马老贼初掌洛阳兵权,中军必不附,且其远来劳顿,立足未稳,今当一鼓作气,决而战之,生擒司马父子以谢天下!若迟疑不决,士卒军心尽去,则我父子必为司马氏所擒。”

  自芍陂之战后,王凌已经九年没有经历大战。

  养尊处优,受朝野内外的尊荣,一路加封至南乡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

  正始九年代高柔为司空。

  家平元年,又被司马懿提举为三公之首的太尉,假节钺。

  王飞枭站在一个将领的角度看问题,但此时的王凌已经不是将领。

  朝野、士族、名望等等,仿佛一条条绳索束缚着他。

  人越老,顾虑就越多。

  所以现在的他没有胆量与司马懿决战。

  尤其是接到长子王广的信,“当今天子登基已十一载,父举楚王为帝,岂非叛乱?天下士民皆背父亲而向司马氏,皆因此……”

  后面的信戛然而止,竹简被生生截去。

  王凌更是犹豫不决,“司马公与我王家乃世交,刀兵相见情非得已,不如静观其变。”

  王飞枭苦劝道:“司马老贼以诈谋赚曹爽,夷其三族,我王家难道也要附其后尘?”

  王凌怒道:“放肆,我王彦云岂是曹爽可比!”

  对自己的儿子,王凌还是有些震慑力的。

  王飞枭不敢再劝,闷闷不乐的告退。

  两军就这么对垒。

  到了下午,司马懿的使者贾充以天子之名,持节仗旌旗高调入阵。

  淮南士卒竟无一人阻拦,直入中军大帐。

  贾充乃王凌故友贾逵之子,王家与贾家同为并州大族。

  “天子一向尊崇太尉,司马公一再致意,司马家与王家是世交,太尉若是对太傅主政有怨言,可入朝一同辅佐大魏,何必刀兵相见,伤了两家和气,令天下人耻笑?”贾充一脸诚恳道。

  而他的到来,也让这场大战变成了士族内部纷争。

  不过王凌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司马懿有两万中军,王凌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