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6章 应对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应对

  “彦云昔年与兄长、梁道公为友,又与王昶情如手足,不该如此,不该如此啊。”司马懿叹了一声。

  叹了之后,又咳嗽起来。

  咳嗽声虚弱而无力。

  一个处心积虑之人,自然心力耗费的比别人多一些。

  司马师略有些担心的看着自己父亲。

  司马八达,司马懿居其二,其兄司马朗,早年与王凌、贾逵皆为好友。

  贾逵字梁道,乃贾充之父,对曹魏忠心耿耿,石亭之战与王凌一起救出曹休。

  离世时对左右言:“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

  吏民追思往日之功绩,刻石立祠,明帝曾亲往拜祭。

  并州五大士族,王、贾、郭、卫、裴,同气连枝,与河内温县只隔着一座太行山。

  所以司马家算是半个并州人。

  令狐愚身为曹爽的长史,自然在司马师的眼皮之下。

  而令狐愚频频与楚王曹彪会面,不能不引起司马师的警觉。

  能养三千死士于洛阳,散落人间而无人可知,司马师有神鬼莫测之能。

  所以王凌与令狐愚的谋划,自然也会被察觉。

  “那么王昶就不能留在荆州了?”司马师道。

  堂中忽而安静下来。

  司马懿闭着眼睛思索片刻,然后睁开,“文舒是聪明人,当年还是为父向明帝举荐,虽与王凌同出于王氏,但其心不一,王凌、令狐愚拥曹彪为帝,实则冒天下大不韪,王凌虽有名望,然不足行此大事,非独王昶不会附从,郭淮、毌丘俭、诸葛诞等皆不会跟随。”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司马懿神情有些劳累。

  他的确是老了,而且身体每况愈下。

  “天下能与父亲相争者,唯有王凌一人而已,没想到他不谋洛阳,反倒图许昌,足见此人目光之短浅。”

  “不可小看王凌,当年曾与武皇帝一起注解孙子兵法,文武双全,四子皆有才干,不在你与子上之下,尤其是王广。而且谋立曹彪,乃是令狐愚之谋,王凌是被令狐愚连累。”司马懿的声音越来越慢,越来越小。

  “王广、令狐愚?儿知矣!父亲好生休息。”司马师起身告辞。

  整个洛阳其实掌握在司马师手中。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镇静内外,招抚禁军,提拔亲信,得钟会、贾充、傅嘏等人出谋划策,将洛阳整治的滴水不漏。

  司马师一出门,钟会、贾充便在门外恭候多时。

  三人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在依旧繁华的铜驼大街上穿梭。

  左右各十几名甲士护卫。

  高平陵之变,仿佛一道雷霆划过洛阳上空。

  洒下一场血雨,便快速消失了,成为街头巷尾隐隐提及的笑谈。

  市井百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楚王乃武帝之子,智勇双全,深得领地百姓之心,而当今天子乃任城威王之子,名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