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 巡视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巡视

  春耕开始后,除了亲卫营的士卒,其他两营都要耕种。

  只是一年没有战乱,西平便焕发勃勃生机。

  隐匿的人口重新回归。

  特别是今年金城与陇西连续爆发大战,相对安宁的西平成为避难的首选之地。

  周围安定、南安等郡也没有战乱,只是田地处于饱和状态,难民进入之后直接沦为家奴或者屯田客。

  屯田客既是农奴,辛苦一年,仅仅饱个肚子。

  而西平对主动迁徙来的百姓还算优渥。

  来者便是待归,五年之后可成为拥有自己土地的治民。

  校尉府还负责安置,房屋、粮食、工具,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基础。

  自从鲁芝担任西平太守之后,西平的一切就变得井井有条。

  杨峥武人出身,治民之策比较粗疏。

  比如羌胡汉混居之后,同族的抱团取暖,难免会生出隔阂,矛盾越积越多。

  杨峥固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则有很长的一段路。

  以前交给杜预,但与杜预之间总有若有若无的隔阂。

  而且杜预的长处似乎不在治民。

  毕竟现在的杜预才不过二十多岁,还不是历史上的文韬武略的大才。

  现在鲁芝完美解决了所有问题。

  常亲自拜访羌胡长者,嘘寒问暖,长幼青壮,关怀备至,每有难处,都尽量替他们解决,又设置集市,让羌胡汉诸族互通有无,亲自教授羌胡孩童汉言。

  一时间,西平诸族皆奉鲁芝为鲁父。

  地方起了争端,皆到西平找鲁芝调解。

  如果杨峥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威慑诸族,鲁芝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的改变诸族。

  就像后世京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羌胡们越来越融洽。

  当然,歧视和摩擦永远是少不了的。

  治民看不起待归,待归看不起奴隶。

  而治民中的汉民又看不起夷民。

  不过这种歧视反而形成了一种动力。

  奴隶渴望成为待归,待归渴望成为治民。

  杨峥与鲁芝的关系也颇为怪异。

  鲁芝从未有过任何明确的表示,对杨峥的所作所为也从不过问。

  只管治民,不管治军。

  连西平的几大块屯田区也不闻不问。

  其政令也从不超出西平。

  连近在咫尺的归义城、大小榆谷也从不干预。

  杨峥知道他还对曹魏抱有幻想。

  毕竟司马懿拒绝了丞相之位,化解了不少怨气。

  对辛敞、王沈、王浑等曹爽旧吏也全都宽大处理。

  还加封扬州都督王凌为太尉,赐假节钺之权。

  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乃朝廷和皇帝特赐的权力。

  假节最低,只能处斩触犯军令之人。

  假节钺最高,代表皇帝,不必上报,可斩假节、持节、使持节!

  此举无异于司马懿主动向王凌妥协。

  也让司马懿的形象再度高大起来。

  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毌丘俭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