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内讧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内讧

  杨峥赶到狄道与夏侯霸见了一面。

  枹罕很惨,但夏侯霸更惨,几个侍妾不翼而飞。

  辛苦经营的基业被拔了一大半,郭淮还煞有其事的上书长安、洛阳,羌胡连结蜀人,给陇西带来了沉重灾难。

  把陇西的凋敝推给蜀人。

  姜维南退时,的确迁走了不少百姓。

  但更多的直接被郭淮迁去天水。

  夏侯霸生了几天的闷气,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他的家眷在洛阳,侍妾什么的,身为秦州刺史,以后还会缺这个?

  夏侯霸看了洛阳诏令后道:“张就离世,张斅应该丁忧,金城太守另有其人。”

  杨峥一愣,在长安光想夏侯玄的女儿去了,倒忘了汉魏重孝道,长者离世,子嗣丁忧去职,守孝三年。

  不过特殊情况可以夺情。

  这其中也要看张斅的意思。

  金城在西平、陇右的背后,又连接二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这个地方若是放一个不该放的人,夏侯霸和杨峥的日子不好过。

  杨峥隐隐觉得,其中还有内情。

  这么明显的破绽,司马氏不会嗅不到。

  但为何夏侯玄会忽视?

  在狄道呆了几天,金城果然传来消息,张斅以丁忧为由,回敦煌守孝三年,金城太守再度空出来。

  但没过几天,长安就传来消息,朝廷欲以扬州都督王凌三子王金虎为金城太守。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同出一脉。

  司马氏与曹爽争权,一是争夺朝权,二是争夺士族的认可。

  而王凌的资历远超王昶,战功赫赫,文武俱赡,太和二年石亭之战,曹休中周鲂诈降计,十万步骑困于石亭,被陆逊、朱桓、全琮围攻,进退失据,王凌拼死突围,力战在前,使得曹休脱困。

  正始二年,芍陂大战,王凌率诸军迎战吴国大都督全琮,奋战数日,大破吴军,斩杀秦晃等十余位东吴将领。

  二十余年来,在曹魏的声望也仅低于司马懿。

  扬州都督是曹魏最重要的军镇。

  也是在军中唯一能与司马懿抗衡的势力。

  不过,郭淮同样也是王凌的妹夫。

  以王金虎为金城太守,除了拉拢王凌,其中也有平衡郭淮的意思。

  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与平衡。

  王金虎出任金城太守,司马懿、曹爽、王凌、郭淮四方都可以接受。

  但夏侯霸就有些难受了。

  因为不知道王金虎的底细。

  而金城一向不在他的掌控之内。

  现在陇西疲敝若此,夏侯霸实力大大削弱。

  杨峥进言道:“大将军既然是秦州刺史,何不移治允吾?”

  金城郡在两汉时代治所在允吾县。

  曹魏移至榆中县。

  允吾与枹罕、狄道构成一个三角,其中心恰好是河关。

  这个地缘板块在两汉时名为“河首”。

  只要控制住这个黄河关隘,则允吾、枹罕、狄道连成一片。

  既增强了夏侯霸的实力,借金城恢复陇西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