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143_大宋皇太子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辙这几年也一直待在北境,在他的管理好,北境老百姓的日子要比以前好过多了。

  这一日,赵旸和苏辙在北境的城墙上的巡视。

  两人站在城墙上的最高点,眺望着远处之前被西夏霸占的几个州,如今是大宋的领土。

  “殿下,明年应该能把西夏霸占的几个州全部收回了吧?”

  赵旸轻点了下头说:“不出意外,年底就能全部收回来。不过,要攻下西夏的王都得花费些时间,有可能要到后年。”

  “毕竟是王都,一时半会攻不下来也很正常。”苏辙平日里也读兵书,对兵法有些了解。他想了想,说出他这段时间一直担心的事情。“殿下,自收复西夏开始,我们一直再赢,我担心将士们会生出骄傲轻敌的心思。”

  赵旸听到苏辙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他轻笑道:“我也担心这件事情,所以一直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目前做的还不错,他们并没有生出轻视的心思。”骄兵是大忌,赵旸早就想到这件事情,所以每打一场胜仗,他都会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胜仗来之不易。

  “思想工作?”苏辙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但是大概猜到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他们知道不能骄傲……”赵旸仔细地跟苏辙讲了讲他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苏辙听完后,一脸敬佩,“不愧是殿下。”

  “我还是非常擅长做思想工作的。”赵旸仗着自己来自后世,又仗着自己口才好,所以很会做思想工作。再者,北境的军营被整顿的非常好,可以说纪律非常严。

  “在下佩服。”难怪哥哥总是说他的口才不如殿下。

  说到苏轼,就不得不提他这几年得到的外号“苏怼怼”。这个外号是赵旸给他起得。这几年来,苏轼虽然远在杭州,但是他在劄子上把朝中大臣都骂了一遍。

  之前,赵旸要出兵攻打西夏,以晏殊为首的文臣们反对,苏轼得知这件事情后,就特意写了一封劄子回汴京城。在劄子中,苏轼毫不客气地把晏殊他们大骂了一顿。

  宋仁宗非常坏,特意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让张茂实把苏轼的劄子读给他们听。

  晏殊他们这些文臣听了后,当然一个个气得面红耳赤。而武臣们则大笑不止,他们觉得苏轼骂得太好了。

  如果可以,苏轼恨不得跟着赵旸一起来北境,然后参军攻打西夏。

  “殿下,等过了年,你是不是就要离开北境?”

  “对,初四就走。”过完年,他们得继续攻打西夏。“怎么,舍不得我?”

  苏辙诚实地说道:“舍不得,但是更多的是不放心。”

  赵旸明白苏辙的担心,对他安抚地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殿下,一定要保重自己。”

  赵旸抬手拍了拍苏辙的肩膀,笑着说道:“我会的,再说后年,我还要带你回汴京城,喝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