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36章 神秘的与会者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有人生产火药、建材以及各种修路机器设备,还有人专门出卖劳动力。

  大家都在做事情,只要生产粮食的人生产出的粮食足够所有人享用,生产设备的人能够满足其他生产的需要,修路的人就能够一直将路给修下去。

  政府发行货币,只是将这些分工给联系起来,让每一个行业生产的东西流动起来。

  这就是市场的神奇之处。

  能够将所有人都给调动起来。让所有人都按照分工创造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个过程看起来有些玄妙。

  实际上就是将所有人进行分工,然后将他们创造的价值进行交换。

  一部分人生产粮食,这粮食需要够所有人需要,一部分人生产机器、设备,一部分人进行建设,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打仗,保护其他的人。

  国家通过给这些人分配货币,让这些人可以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国家发行货币却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因为要是发行的太多的话,就会出现有人买不到东西的情况。

  那么这个东西就会涨价,因为东西少了,大家都想要嘛,就会出现竞价。

  当货币多了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可以解决。

  那就是你的货币到这个系统外部也能够买到东西。

  那么就需要这个货币是别人也承认的,在当时大家都承认的货币就是真金白银。

  所以货币发行需要以真金白银基础。

  这样当大华夏圈内部某一样东西不够了,就可以从其他的市场去购买。

  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自然是越大,分工越明细就愈加的稳定。

  因为明细的分工,能够给市场更多的反应时间,让市场自己做出自我修正。

  比如系统内部的某一部分的产出满足不了需求了,可以通过其他地方补充进来。

  董书恒正是把握着这一点,一直在让复兴军带头花钱。

  各种建设基本上都没有停止过。

  虽然治下的百姓生活似乎都变好了。就连半岛和扶桑以及安南这样的地方老百姓都能够通过劳动吃饱饭了。

  但是每个人却都过的非常忙碌。工厂的工人的劳动时间依然很长,农田中,农民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的生活虽然变好了,但是却比以前更加的忙碌。

  以前的农民家长就那么点土地,等到农活做完,运气好的还能去找点短工做做,运气不好的只能蹲在家中混日子。

  现在却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土地变多了。

  另一方面,农闲的时候,也大都要去各种修路、修水利的工地上去干活赚钱。

  赚了的钱,他们可以去买建材重新修筑自己的房屋,可以去购买新生产工具。

  可以生养更多的孩子。

  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董书恒研究的非常的透彻。

  如果要创造更多的价值,自然不能让民众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