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中国混血种的坚持_龙与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雌两条龙,公告天下寻养龙驯龙之人。而刘累就在此时为夏王把龙养得龙精虎猛,被赐姓“御龙氏”,后代家族虽说遭遇无数灾难,破败不堪,但在上古也是首屈一指的混血世家。

  也正是因为,中国混血世家和龙类的不一般关系,有合作也有搏杀的复杂关系造就了中国混血种的保守态度。在欧洲龙类永远是邪恶的代表,混血家族的第二个称呼是屠龙家族。但是在中国,他们认为不只有恶龙,同样还有善龙,混血只是表示血统的一个词,并没有屠龙的义务和责任。

  最值得称道的或许就是贵为初代种,对火焰和金属掌握绝对控制权的青铜与火之王,也被称为灰之王的诺顿。这个在四大君王中最暴虐的初代种,有着和黑王尼德霍格相似的性格,暴虐残忍,拥有极强的攻击性。在两千年前从北欧的宫殿消失后一路来到了中国,化名李熊,成为了公孙述的部下。

  公元24年秋,公孙述已经基本控制四川一带。时任功曹的诺顿劝公孙述“宜改名号,以镇百姓”。于是公孙述自立为蜀王,定都成都。之后又劝公孙述“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同时操控龙侍表演了“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的一幕,展现出龙类的能力,鼓动公孙述称帝。

  公元25年龙兴元年四月,公孙述称帝,任命诺顿为大司徒。公孙述和龙王的良好合作,直接带来的是成功站稳脚跟,在四川割据一方,称孤道寡。而诺顿此时则在在长江现白帝城一带建立了和北欧一样的青铜城,作为自己的寝宫。

  公元36年龙兴十二年,刘秀入川,十一月公孙述战死,东汉军队和当时的屠龙家族在长江枯水季攻击诺顿宫殿,白帝城毁于言灵烛龙。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因为诺顿的镇守比较安宁。

  有人愿意和龙类合作,有人想杀了龙,但是着并不是某种类似欧洲的宗教性行为,这是混血种天生的使命,或者说原罪。中国人只讲究实用,对我有益,你是龙我也愿意和你谈一笔合作,对我有害,我带着军队也要来把你埋葬了。这就是中国的混血种,不自诩龙类时代的终结者,龙族遗产的继承人,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把龙族当作了自己牟利的工具,通向更强大的垫脚石。

  所以,中国混血种出了无数神明一般强大的混血种,但是由于理念的不同,大量的混血种在内部的战争中损失殆尽。给了外族可乘之机,可哪怕在最脆弱的时候,也只是平等的合作,借外部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到了他们真正想插手中国混血种世界的时候,各个混血种家族都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后辈,在朝鲜警告来自全世界的混血种们,中国永远是我们说了算。

  可是这样的路真的正确吗孙浩悲哀地想到。欧洲能有传承千年的混血种家族,在中国却完全不存在,就是因为这样刀尖上的舞蹈,太容易导致家族的倾覆了,内斗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和龙类的斗争。

  就像孙浩所在的孙家只是一个分支而已,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有功,被赐公爵,其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子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姬姓孙氏由此而来。但是曾经辉煌的家族,其本家在楚汉相争中破败,在蒙元南下的混战中被灭族。自家作为分支一直小心翼翼保存自己,直到明末,云南龙祸,孙家后辈一举屠龙,一炮打响,重新在混血种之间又了自己的地位。

  可是纷纷五千年,就没有不破的家族,多少煊赫的混血种家族在阴谋和搏杀中身死族灭。可能真的就像弟弟说的那样,两边下注只能两头不讨好。尤其是这几年一直在疯传的,龙族要卷土重来了,龙王可能要集体苏醒了的传言闹的人心惶惶。这不同于之前的各自为战,而是人类和龙类的全面战争,孙浩迷茫了,真的要站到密党那一边和龙王们不死不休嘛不能和平吗权与力就这么重要吗

  年轻人,就是这么理想主义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