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抢市场_超级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美国企业大量选择在展中国家建厂或者干脆将生产环节交给oem厂商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de11模式”也做过相当了解的谭娜。听到林铮的话也不由得为之动容,“你认为富士康将会是我们将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林铮当然不能对谭娜说富士康正是靠着在大6身上汲取养分。才会从现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湾岛企业,在短短2o年时间里展成为世界排名第3o名的级巨无霸,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的湾岛企业在2o13年会成为世界排名第3o的级巨无霸?这比说船夫兄会成为国内的比尔.盖茨还要让人不敢相信,至于跳楼这档子事,呵呵……

  想要说服谭娜,唯有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这个问题,“代工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诞生极高的产值和产生极高的就业岗位,前者可以直接让当地政府的gdp数jù更加好看,对于能够极大的拉动gdp的企业,政府当然会对他们照顾有加;”

  “在现在这个国企普遍不景气、大量国有企业停工的情况下,如何快而有效的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这个问题就成为和招商引资工作一体两面的一件事,你想,如果一家企业不但可以让gdp数jù更加好看、增加官员的政绩,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实实在在的解决就业问题,当地政府对于这样的企业会是什么态度?至于这家企业是有6%至1o%的正常盈利还是只有3%到4%的微利,这重要吗?”

  谭娜听的连连点头,若有所思:“当然是当祖宗一般的供着,其他地方政府看到这种情况,必然是想方设法的拉这家企业去他们当地投资,为此开出比较离谱的招商引资条件来都不算过分,更何况富士康头顶上还顶着一家台资企业的名头,更容易事半功倍……我明白了,必须要将戴尔计算机和康柏计算机的代工业务从富士康手里抢过来!”

  哪怕并不是出于限制富士康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自己公司在地方政府那里的言权和影响力,谭娜都觉得必须要将这两笔订单拿下,但是她还有些担心,“地皮的问题不用担心,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想要招商引资都快疯了,但是咱们哪里来的钱引进这些生产设备?就咱们手里的那点钱肯定不够吧?银行能够借给咱们钱?”

  电子类企业和传统工业类企业不同,在需要大量组装工人的同志,对于先进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同样极高,比如电路板的生产,那么多的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必然要用到自动化生产设备,你总不能让工人纯手工去焊接电路板吧?生产效率低下不说,故障率还比自动化生产高得多。

  虽然这个消息知道的匆促了些,谭娜并不知道戴尔计算机公司和康柏计算机公司去年的全年销量和这几年的增长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