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原汁原味_官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上后人的收藏印章,找来找去,总算是找到了白德荣的印鉴。

  这就对了,此画一定是白家老二白德荣在英国剑桥留学时得到的。白德荣回国探亲时,很可能是考虑到了时局不稳,将此画带在身边有遗失的可能,就将此画留给了自己的侄女白雪绒,悬挂在白雪绒闺房客厅的墙上。恐怕在白德荣想来,自己侄女的闺房外人进不来,白家大院又地处偏僻的五龙山区,深宅大院,绝对安全,将来时局平稳了,再回来取走就是了。

  陈观想啊,白德荣恐怕连这幅画是谁画的、价值是否昂贵都没有告诉过白德礼,连白雪绒都未必告诉。而且,就算是告诉了,白德礼也未必知龗道徐渭是何许人物。不然的话,此画绝对不可能一直挂在这里。以白德礼的性格,恐怕早早就把此画藏起来了。谁知天算不如人算,白德荣离开五龙峪后,这里就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拉锯战场,解放后白家大院落到了人民手中。

  想到这里的时候,陈观就有点感激爷爷陈德大了。可以肯定,爷爷陈德大绝对是不知龗道此画是何人所作,也不懂得此画的价值。只不过爷爷怀念牺牲的爱人白雪绒,在土改中以白雪绒是烈士的名义,不准分掉白家小姐居住的白家大院第五进院落,这才保存了这幅名画。不然的话,在土改那样的群众运动中,很可能这幅画会被不识字的贫雇农分掉,最龗后当作烧火的引火纸张烧掉!

  陈观突然又想,白德荣不可能忘记这幅画的,他上次回家祭祖,怎么可能不来这里看看、寻找寻找呢?

  想想陈观心里就哑然失笑,很可能不是白德荣没来找,而是这院子荒芜几十年,蒿草都快赶上小树粗了。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溜着墙根进的院子,白德荣那么大年龄了,恐怕连院子都进不去。而且,他也不相信经过土改、文化大革命那么大的群众运动,这幅画还能够保存,这才只在白爱国家住了一晚就走了。

  思想一定,陈观就想,得把这幅画临摹下来,把真迹拿走妥善保管。不然的话,等白家大院彻底整修完工、开门迎客,有识货的人见了,必然会起觊觎之心!李福来、白爱晓、白爱月,是看不住这幅珍贵的名画的!

  东头两间是白雪融的住室,墙上挂着白雪融的一些照片,正中间墙壁上挂的一张似乎是白雪融在当时的省会汴州上学时的照片,椭圆脸,柳叶眉,眼似春水,留着两条长辫子,上穿月白上衣,下身着黑裙子,白袜,布鞋,看上去清纯、美丽、端庄!

  白雪绒卧室里的家具摆设就完全是五龙山区大户人家小姐闺房的风格了,雕花木床,圆桌木椅,雕花木屏风,只不过原来的被褥和其它棉质物品早已沤成灰了!

  李福来见陈观看的很仔细,一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