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5章 不就是吵架嘛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眉头紧皱,片刻之后,移步上前,道。

  “陛下,臣弹劾岷王朱徽煣,擅自结交代藩,意图不轨!”

  话音落下,底下一众大臣,倒是露出了讶然的目光。

  有点意思,看来这襄王,也没有傻到家嘛……

  迎着众人的目光,襄王深吸一口气,朗声开口道。

  “太祖皇帝早有禁令,各藩王当谨守本分,不得私下往来,密谋商量,皇明祖训有云,守祖宗成法,方能不失亲亲之义。”

  “岷藩在武冈,代藩镇大同,二者相距何止千里,纵使如今岷王在京,可代王密信,缘何会在岷王手中?”

  “二王私下结交,意图不明,已违太祖禁令,不可轻恕,信中所言,亦真假不知,请陛下明鉴!”

  这个反驳倒是站得住脚,不过,要是不加最后的那句话,就更好了。

  一帮老大人立在一旁,默默的给出了评价。

  应该说,襄王在这转瞬之间,能够想到这般理由,也不算是没有脑子。

  大明的藩王,本身就是太祖皇帝拧巴之下的产物。

  他老人家既希望藩王能够镇守藩屏,保护朱家江山,但是,又怕藩王的势力太大,威胁天子的地位。

  所以到了最后,在藩王制度上,就呈现出了无比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洪武时代的各大藩王,在封地当中的权力很大,可以看出太祖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和宠爱。

  但是另一方面,皇明祖训当中,又处处透着对藩王的防备,襄王刚刚说的,各藩王之间,不许私下联络商议,就是其中一条。

  除此之外,太祖皇帝还规定了,各藩王要轮番朝觐,不得有两王同时入京,以防藩王之间串联,架空天子。

  还有诸如天子叔伯藩王五十不朝,子侄藩王六十不朝;藩王入京朝觐,不得参与君臣朝宴,需专门在便殿设宴等等……

  众所周知,大明自太宗皇帝,不,更准确的说,自建文皇帝开始,对于太祖皇帝留下的一系列祖训,都是选择性遵守,不定时装瞎。

  而对于诸王的禁令,恰恰就属于需要遵守的部分。

  诚然,诸王相互之间,其实也并非全无往来,但是,一旦涉及到政务层面,意义就不同了。

  尤其是,朱徽煣刚刚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出了代王要呈送天子的信件,细究起来,这的确是犯忌讳的。

  所以说,襄王的这招,称得上是稳准狠,除了最后的那句话落了下乘,显得格局有些不够之外,可以堪称是现下最好的应对方式了。

  但是,世上之事,最怕就是“但是”二字……

  虽然襄王的应对已经算是现阶段最好的应对了,但是,在一众谙熟朝政的大臣眼中,依旧改变不了他的困境。

  且不说岷王既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拿出这封信,必然是有所准备的,就算是没有,那么,也最多只能坐实岷王和代王有所往来,并不能否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