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舒公公的光辉事迹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里没点数啊!

  舒良是什么人,天子的心腹宦官,虽然他们并不太清楚,舒良到底在宣府做了什么,才致使太上皇指名道姓的针对这么一个阉人,但是不论怎样,哪怕是出于颜面考虑,天子也不可能把舒良交出去的。

  不过,也有大臣心中不由升起一阵疑惑,太上皇虽说是军事战五渣,但是到底是接受了十几年正统的储君教育的,不至于如此不知进退吧?

  或者换而言之,太上皇觉得,舒良在宣府做下的事情,天子也保不住他?

  似乎是看出了他们的疑惑,天子的声音淡淡的飘了下来,道。

  “前些日子,朕得到军报,说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擅离职守,未奉朝廷令谕,无故率军士五十人前往大同,当时,太上皇正在大同驻跸,朕恐有变故发生,故遣舒良前去,将刘永诚带回京城询问,同时接手负责太上皇的护卫。”

  谜底总算是解开,老大人们相互对视一眼,眼底的惊涛骇浪却遮掩不住。

  虽然说,天子说的轻轻巧巧,但是,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意思,却让人心惊。

  刘永诚在宦官当中,也算少有的精于武事之人,身负战功,受先皇信重,不然也不会被放在甘肃这样重要的军镇当中做镇守太监。

  天子金口玉言,说他“无故离开甘肃,擅离职守”,那自然就是如此!

  一个宦官,再是有战功,在天子面前,都不过是随意可处置的奴婢。

  何况,他这样的镇守太监,没有朝廷的命令擅自离开驻地,的确是大忌。

  至于,刘永诚赶往宣府的真正理由,大多数人实际上连猜都不用猜。

  必是被太上皇召过去的!

  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值得细品了。

  时至今日,大同城外发生的事情,朝臣自然都已经知晓了。

  堂堂的礼部侍郎,在大明的地界,要叩拜太上皇,却被几个蒙古人拦着,若没有太上皇护着,那些胆大包天的蒙古人,早就身首异处了。

  但太上皇开了金口,谁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件事情,足以看出,太上皇心中的不安和防备之意。

  如今,他将刘永诚叫过去,自然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管中窥豹,只此一件事情,便可看出,如今隐藏在天家平和表面下的波涛汹涌。

  当然,人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太上皇是这个的态度,那么天子呢?

  虽然在明面上,天子对于太上皇执礼甚恭,但是,真实的态度,往往在发生利益碰撞的时候,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譬如说,太上皇擅自调动地方镇守的官员,哪怕,这个官员只是一个宦官,也终归是引发了天子剧烈的反击。

  内臣中有名的大珰,以心狠手辣著称的东厂提督,舒良连夜出京,谁也没有告知,直接将刘永诚锁拿。

  这,就是天子的态度!

  接下来的话,是舒良说的,此刻的舒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