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7节 343官场庸俗文化二_局长成长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子田说:“是啊,应该说,中国官场的圈文化很早就有,有了朝代,有了官场,就有了圈文化。像秦始皇在刚刚执政的时候,整个的朝堂其实分成了三个圈,以秦始皇和李斯为核心的王圈,以吕不韦为核心的相圈,以太后和姘夫laoai为核心的后圈。圈文化在宋朝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今天我就和你分析分析这圈文化中的核心内涵:圈内利益共享,圈外你死我活。北宋时候,仁宗敦厚,其妻亦是如此,所以在仁宗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家,像欧阳修、苏轼等,思想领域也相当宽泛,但由于仁宗感觉有点才华的人就录用,造成了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国家的财政年年都入不敷出。到了神宗继位,他决心改革,启用了王安石等一批改革派官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在这个时候,朝堂形成了两个圈,一个是以皇帝和王安石等改革派官员为首的圈,一个是皇太后和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为首的圈。在这一时期,凡是改革派的,都得到重用,凡是保守派的,都被贬到地方做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后来,神宗驾崩,哲宗年幼,就由神宗的母亲太皇太后临朝执政,王安石等改革派很快都遭到贬谪,而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到重用。再后来,哲宗亲政,想效仿父亲神宗,通过改革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各种问题,改革派又重新得势,而保守派遭到迫害。又经过几个反复,到了徵宗时候,启用了改革派人物蔡京任宰相,虽然蔡京本人早已没有了什么改革理想,但当了宰相,还是把受到贬谪的改革派一一从地方上调到中央,而把保守派纷纷再次赶到地方任职,甚至迫害致死。像家苏轼,在改革派初期是被当作改革派的,但后来发现改革有些地方落实不好出现了百姓负担更重的情况,提出了批评意见,结果被改革派当作保守派,被贬到苏州、杭州任知州;等到保守派当权的时候,又被保守派认为是改革圈的人,不但没有被提拔,反而贬到了岭南的广东、海南一带任知州。他一生命运坎坷,根本原因不在于别人嫉妒他的才华,而是因为无论是改革派当权还是保守派当权,都把苏轼认为是圈外的人哪!那有什么好处,还能想到苏轼吗?那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是不是就要肯定想到苏轼了。”

  方圆忽然感到,中国官场的圈文化实在是太可怕了。他小心翼翼地问:“爸,您说的宋朝的事儿,这圈也会得势,也会失势,这不就是说,如果选错了圈,很有可能前途光明之时突然一落千丈?”孔子田笑了:“好,孺子可教。所以对圈的选择相当重要,要入哪个圈,不入哪个圈,都要经过慎重思考。圈文化讲究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选错了圈,那就只能跟着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