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清者自清_阴间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看是不是稍微退一步,比如说拿出多少个入学名额给城镇户口的学生?”张谦苦笑着说道。

  李岩确实听到不少不利于学校的言论,凡事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有人表示不满也是正常的。

  张谦的提议给了他一些启发,可以缓和一步,拿出五十个名额给城镇孩子,不过不能和农村孩子一样享受免费待遇,该收的学费伙食费和住宿费,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也存在比较特殊的情况,城镇户口的家庭同样有贫困户,如果经过确认,家里经济的确很困难,那可以另外处理。

  法理不外乎人情,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被规矩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思维,要灵活变通。

  李岩的想法得到张谦的认可,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办法。

  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高一大截,除了少部分特别困难户,多数家庭供孩子上学问题不大。

  学校多出这项收入,还能给穷苦孩子更多帮助,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李功时刻派人盯着李岩的动向,得知他身处云贵山区,捐建了五所小学,在招生方面出了问题,李功眼中精光一闪,觉得可以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他立马找来一些无良记者,塞给他们一些好处费,请他们去白玉镇做一次暗访,写几篇对李岩不利的报道,彻底搞臭他的名声。

  信息时代,各种媒体平台泛滥,记者编辑昧着良心拿钱办事是常有的事,抹黑一个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到了白玉镇,采访过几个镇里人,对李岩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念他的好,也有人说他歧视城镇居民。

  记者们挺无语,以前经常听人说歧视农村人,到了李岩这儿,居然反了过来。

  经过简单了解,他们很快猜出李岩的用意,不过既然要抹黑他,肯定得写的偏激一些,最好把各种屎盆子都扣到李岩头上。

  没过两天,一则名为《着名企业家歧视城镇居民》的报道出炉,借助标题吸引不少读者。

  内容比较真实的阐述了石头村李岩小学招生风波,但在解析过程中,故意扭曲事实,将李岩此举定性为地区歧视,恶意区别对待城镇农村户口。

  李功不但请了黑心记者,还雇佣不少网络水军和喷子,专业喷人三十年,对李岩的形象进行各种污蔑。

  李岩也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隐约意识到不对劲,似乎有人在暗中操作,故意带节奏,否则这点事情不可能闹到网上。

  张谦等人也察觉到有问题,立刻给李岩打电话,提醒他网上的舆论,对他不是很有利。

  很多网民容易受到舆论影响,随大流人云亦云,被那些水军和喷子误导。

  有记者嗅到新闻价值,不辞辛苦跑到石头村采访李岩,请他对网上的报道作出解释。

  对此,李岩没有多说,只说了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