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6 第八世:大革命(二)_重走未来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归位。

  于是出乎魏东生意料,1740年到1751年仅仅十一年时间,魏夏王朝又在一片废墟中重建。

  如果一切顺利,六月革命掀起的十一年混乱或许能够就此了结。

  可惜,各藩都有各藩的利益。

  十一年来,夏国皇室附庸了吴藩、楚藩,向南控制了越藩,向北夺走了河南行省的南阳府和汝南府。原复道固然不忠诚共和制度,却是无可置疑的国家主义者,他可以不篡位登基,却不肯为了和平而出卖国家利益。而各藩国组建尊王讨逆大同盟,除了畏惧共和思潮冲击,更是害怕诸夏共和国席卷九州吞并他们的基业。如果允许原复道执政的皇室内阁继续控制吴藩、楚藩、越藩和南阳府、汝南府,尊王讨逆大同盟早晚还得打一次削藩战争。

  当共和不再是问题,藩国利益又成了新矛盾。

  鲁藩阻拦魏钦喜回国,要求原复道吐出诸夏共和国侵占的地盘,回到六月革命之前的势力范围。

  原复道拒绝鲁藩的卖国提议,硝烟再起。

  1753年,原复道把鲁藩当作主要目标,骇然打穿了河南行省,把战火烧到了赵藩境内。

  1754年,原复道击败赵藩,吓的赵藩和鲁藩连忙遣使乞求和平。同年,原复道宣布收复河南行省,并勒令赵藩把大名府划给河南行省。这是魏夏立国以来皇室最辉煌的时代,无数群臣联袂上表:“丞相武威胜于魏夏高祖皇帝,天下有德者居之,理当顺应天命。”

  原复道再番否决了群臣劝进舆论,坚持要求鲁藩送魏钦喜归国复位。

  怎料,鲁藩等藩国尽管被迫解散了尊王讨逆大同盟,却把魏钦喜囚禁在吴属蓬莱。原复道明白鲁藩的想法,此举无非是激化皇室阵营矛盾,间接利诱原复道篡位,而后“揭破原复道弑君阴谋”,再次组建尊王讨逆大同盟。却是为了保证各藩国利益,他们宁愿原复道篡位诛杀皇室血脉。

  但是,原复道坚持己心,时时刻刻以丞相自居。

  既然鲁藩等各有异心,既然海外殖民地不肯臣服,原复道索性继续整合旧九州势力。

  1755年,晋藩加入原复道阵营,谨遵皇室内阁一切旨令。

  1757年,周藩和汉藩加入原复道阵营,谨遵皇室内阁一切旨令。

  1758年,原复道勒令赵藩、燕藩、唐藩吐出魏藩。赵藩听命行事,乖乖吐出了昔年所得;燕藩和唐藩却予以拒绝,原复道旋即率军攻向燕藩,决定先打服燕藩再打服唐藩,最终实现帝国大一统。

  结果非常遗憾,原复道像拿破仑一样失败了。

  与拿破仑稍有不同,原复道败给了背叛或者说阴谋。

  原来,燕藩拒绝吐出魏藩之举乃是赵藩、鲁藩、燕藩的三国密谋。鲁藩默许魏藩重建不代表鲁藩真心希望原复道控制北疆,赵藩乖乖吐出魏藩地盘也并非真心实意,一切的一切都是引诱原复道发兵燕藩的密谋。

  待原复道远征军长驱直入攻到燕藩王都城下,赵藩和鲁藩突然间露出獠牙。鲁藩陆军负责阻滞皇室陆地增援原复道,赵藩陆军、乐浪藩陆军和鲁藩领导的三国海军截断原复道的后勤通道。

  没了后勤,原复道的战争天赋再强又能如何?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