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0 春秋到战国(三)_重走未来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0春秋到战国(三)

  地理大发现以来,因为海洋藩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成功,诸夏中央王朝思想愈加牢固。九州熟地是文明之土,其它国家皆是蛮夷。又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越国到卫国,皇室到鲁国,都曾因为轻信蛮夷而吃亏,间接变得越来越保守,一国两制办法分别治理九州本土和殖民地。

  凡此种种,魏夏藩国都轻视九州本土之外的扩张,并不羡慕毛九忠再现蒙古帝国奇迹。盖因为,如果领土涵盖殖民地及势力范围,海洋藩国的国土面积也都无比辽阔。皇室、越国、卫国、吴国、鲁国等五家海洋藩国,相继建立日不落殖民地帝国,它们在天竺,在昆仑,在蓬莱,都肆无忌惮地圈地;次级的明藩国、交趾藩国、海星藩国等三藩,也时而战争,时而和谈,默契瓜分了中南半岛。

  沿海藩国和边疆藩国能圈地扩张,毛九忠这样的百战百胜豪杰,自然也有资格去中亚圈地。

  魏夏藩国允许毛九忠圈地,但,前提是魏国不能影响九州均衡。

  魏国几乎重现蒙古帝国版图,燕国和唐国业已泛起臣服之心,九州均衡局势危若累卵。如果毛九忠愿意退守胜蒙公爵国,兵不血刃解决魏国威胁,乃是大家都愿意见到的最佳结果。于是,皇室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建藩胜蒙公爵国,把中亚地区和波斯也纳入魏夏势力范围。

  可,毛九忠愿意接受分宗吗?

  答案是,不愿意。

  毛九忠接受了胜蒙公爵爵位,却坚持率军返回魏国旧土。

  魏国公爵毛尚德有心阻滞毛九忠归国,可魏国将士早就把毛九忠当作战神崇拜,谁敢与他交战?即使忠心毛尚德的臣子,仅能绝望自勉:“愧无半策匡时难,惟余一死报君恩。”毛尚德迟疑再三,无奈选择束手就擒,忐忑迎接征战归来的毛九忠。

  毛九忠归来,立刻整顿魏国王位继承期间不稳定因素,所有背叛他的文臣武将全都一次性罢黜,继而以摄政王叔身份统领魏国朝政。如此一来,胜蒙公爵国还有何意义?

  压力之下,魏夏藩国快速组建反魏联军。考虑毛九忠近些年百战百胜军威,反魏联军不敢直接宣战魏国,而是以平定赵国内乱为由集结十余万精锐步骑。反魏同盟设想中,待各藩国以赵国缓冲区从容集结联军,然后迅速突袭魏国国都;其它战线。配合煽动毛九忠新征服领地土著叛乱,必能一次性打爆魏国。

  可惜,反魏同盟既没有猜到开头,也没有猜到结尾。

  毛九忠才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当反魏联军集结到一定规模,毛九忠立刻撕毁永不干涉赵国内政的承诺。1599年,毛九忠率军突入赵国境内,旋即在蓟州府大破反魏联军。

  蓟州府战役结束,天下震动。有一句话这么说,战场上拿不到的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