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多从来不是问题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山国太子不在意地说:“这里比不得流求南部那样和气细雨,所以,在平地上万万不能盖了竹楼------除非是在山区里,每到这两个季节。受损的民众总是很多,总是要救助,这里才更需要你们那一种城堡,坚如磐石了。

  至于盐场,到是次要的------”

  侯东方大使想了想。果然明白张国安主家为何没有提及玉米和木薯,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巨风,想必没有来得及成熟,就吹断了。

  过了几日,天才放晴了,一切平和了。

  这个期间太子和大臣们正忙着救助受灾之人,侯东方大使也不催促他们。

  这时,他正好和他的伙伴们趁机四处走走。

  他发现这里游手好闲的人很多------远不是八道河口的样子。

  太子当然也安排了随从陪同他们。

  侯东方大使问那个随从。

  那个随从说,每年的冬季大家都没有可做之事,稻米已经入仓,鱼干尚多,足够一年吃食,还要做什么?

  侯东方大使笑了,说:“不如这样,你们冬季到流求大岛做活计,一个月挣上十贯钱钞是绝没有问题------或者,你们上各个小岛上挖鸟粪石,往那里运送,定能挣上几十贯钱钞!不过,怕这里的风浪太大------”

  嗤!这还叫风浪------

  那个随从的眼睛都绿了,十贯钱,几十贯钱!

  他全家都没有二十贯钱!

  那个随从小心地问道:“敢问侯大使,没有其它要求?”

  侯东方大使想了一下,说:“有一条,要遵守我们那里的规矩-----你可以单独去,也可以带着多人去,都可以!”

  那个随从大喜,说:“到哪里就遵守哪里的规矩,这实属正常!我若是现在就组织人手,可以跟着侯大使去吗?”

  “可以啊!”

  “好,在下和我家太子说一下!”

  这家伙还真找太子去了!

  这里毕竟是小国寡民,有规矩,但是不是那样森严,说是国王,但是在侯东方大使看来,还不如一个知县。

  中山国太子猛然想起这一点来,对啊,那里人人都干活,根本看不到有闲着的,甚至女人也劳作,所以,派出人员做几个月的活,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至少,什么风灾的损失全都挣回来了。

  签了各种合约后,他们回航了。

  他们这次回航的规模就加大了,在太子的招唤下,组织三千劳工同行,那个随从被提拔成厢首了。

  平安回到流求岛南部后,张国安乐得差一点要抱起这个小子。

  大使还要是推销商,也还要是经销商,必要时还要是人口贩子。

  所以,外交无大事,就是为本方谋求最大的利益。

  至于说是尊严和面子,那是自己让别人主动认同的,不是自吹自擂得到的。

  正是备春耕的时候,这些人大有用处,正好可以用来开垦水旱田。

  老话说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是对张国安来说好象不是这样,大宋政府竟然也能主动送来三千厢兵!

  同行的还有平章贾似道的一封信。

  张国安打开一看,不是平章贾似道的亲笔信,他认得老贾的笔迹。

  看来在老贾的心里,他的级别还是太低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