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五章:满是辛酸泪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年度的海军航空兵就不要再想着去采购什么其它的军用飞机了,至于之前海军也有过计划要采购空警1oo预警机,甚至海军后面连舰载直升机的采购恐怕都会有所不足。

  因此在杨辉代表中航西南提出了是不是有可能增加采购数量的时候,满脸苦笑的海军张司令摇了摇头:“不行啊!关于我们国家的军费开支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军费的增长度没法和gdp的增长度同步就算了,甚至连人民币通货膨胀的度都比不上,这甚至意味着我们的军费每年实际上是处于减少当中。”

  这话也算是道出了军队的心酸之处,军费曾长甚至低于通货膨胀度,这就意味着连年的逆增长,并且是持续十多年不断,这样还能说不让人痛心疾吗?

  没办法了,既然海军是咬着牙才给出的这份每年12架的订单,那这次12架就12架好了,只要有订单保证歼18生产线的龟生产,熬过了96年之后军费就会触底反弹,随后就会连年增加,到了2ooo年之后在订单数量上应该会有所增加,而那时候才是军工企业的回暖。

  既然现在已经是最冷的寒冬了,那么距离春天还会远吗?

  也正好现在的歼18刚好只是堪用的状态,虽然也通过了试训基地的试飞测试,但是这距离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总结经验之后再根据不合适的地方向中航西南提出反馈意见,然后再针对性的做改进,这还是有一些时日要度过的。

  加上歼18的各种配套改进方案都还没有出来,比如双座的电子战教练型恐怕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行,而最重要的涡扇12动机现在也只是初始版,距离1o吨级的完全版成熟定型还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距离歼18大规模性能成熟,跨过澡盆曲线还要有几年时间。

  如此,每年的订单少一些,维持住12架的订单保证生产线的运转就不错了,其它的就先慢慢等待吧!

  “这也对,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海军一年能够给我们12架的订单也无妨,我们调整一下生产线的产能就够了,诺大的一个中航西南公司现在也并不一定就是要指望着歼18实现军品的大规模盈利,海军支持我们中航西南这么多年,中航西南肯定也能体会到海军的难处。

  说完了这话,其实也就意味着这次关于歼18的订单问题算有了一个着落,后续歼18的订单大概也就是继续这样执行下去了,但让杨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海军张司令又给中航西南开了一个口子。

  继续走在干净整洁的总装厂房,也还有些并不在意的样子:“现在我们海军的军费有限,能做到现在这样就已经是极限了,但是你们不一定就只看着我们海军方面。虽然之前空军和我们海军有过约定,在海军没有列装够一个航空兵师之前不会采购歼18,但那时候的是考虑到你们中航西南的产能问题才做出的方案,但谁知道你们搞出的这个脉动生产线产能如此高,自然我们海军同空军之间的协议就作废。”

  这简直就是大救星啊!之前杨辉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中航西南只要能够满足了海航的需求之后,那么另外的产能肯定就不管海航的事了,空军的采购订单同样也可以接下来。

  歼18战斗机也是正儿八经的海空军联合出资开项目,再加上空军本身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或许空军那边再拉上12架左右的订单之后,歼18的生产线好歹也算中低生产状态了,可能歼18的单位造价多多少少也能够降低那么一点点。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