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9章 发扬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4)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名鼎鼎的枋头之战,就从地理上说说此地对于邺城的意义。

  枋头是古代黄河中游最重要的水利枢纽,连接黄河白河,走几步就到了邺城。如果独孤信屯兵此地,恐怕住在邺城的世家和高氏皇族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高伯逸只是为了在朝堂上吓唬那些人,然而一旦真的实施,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

  人心多变,你很难预料那个时候其他人在恐惧之下,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而且从平衡的角度说,独孤信是一块砝码,却不能将其看得太重!

  屯兵枋头,独孤信这一派迟早会尾大不掉的。所以于情于理,高伯逸都不能同意这个条件。此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哪怕是“岳父大人”,也要留一手的。

  “我自然是希望这样,但恐怕朝臣们无人答应。邺城现在毕竟还不是我的一言堂,独孤将军的要求,恐怕我很难做到。”

  高熲脸上出现“果然如此”的表情,并未觉得惊讶。他双手拢袖,恭敬的给高伯逸行了一礼道:“家主现在已经屯兵叶县,整装待发。此事要如何操作,请大都督速速决断。”

  “这样吧,濮阳在枋头对面,我可以开放边境,一路水次仓提供粮草,让独孤将军领兵屯扎濮阳,你觉得如何?”

  山川河流的阻塞,会给人天然的安全感。比如说当年隔着一条黄河,曹操就敢在官渡跟袁绍对峙。如果没有黄河的阻挡,恐怕曹操早就凉了。

  高伯逸提出让独孤信率军屯扎濮阳,则是希望“让出”一条黄河作为阻碍,给邺城的权贵们一个心理假象:独孤信的人打不过来!

  同时,近在咫尺的距离,又让他们很担忧会不会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所以他们必须讨好高伯逸,因为只有高伯逸才能跟独孤信单线联系,其他的人是说不上话的。

  如此一来,独孤信这枚重量级的砝码,就将蠢蠢欲动的世家压制住了。

  “在下觉得甚好,不过还是需要家主来定夺,那在下告辞,这就返回叶县,回复家主。”

  “好,我送你。坐我的犊车可以省掉些许麻烦。”

  高伯逸温言道,对高熲的态度十分亲热。

  两人上了犊车后,竹竿在前面驾车,高熲掀开幕帘,观看着热闹的街面,时不时的唏嘘感慨。

  “邺都繁华,名不虚传呐。”

  高熲喃喃自语说道。其实他父亲当年若不是奔逃到关中,此刻他也肯定住在邺城了。不过现实好像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兜兜转转,他居然又要到邺城这里来发展事业。

  人生的意外实在是太多,有时候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眼前的繁华只是虚妄,若是不能打退六镇鲜卑,一切都会变成泡影。”

  高伯逸摇了摇头,脸上并没有乐观的表情,甚至还皱着眉头,一副不太自信的样子。

  “大都督何必自谦?六镇鲜卑若是能有出息,何必当初跟着高欢呢?他们若是能独当一面,又何苦甘居人下呢?

  没有人把那些人团结起来的话,一旦战事稍稍不顺,这些人自己就会内讧!

  在下听说都督麾下神策军厚奖重罚,军法严苛一丝不苟,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如此强军,不说战胜六镇鲜卑,起码顶住他们没什么问题吧?

  一旦事态僵持的时候,大都督只要派人去游说六镇鲜卑之中的某一人倒戈,其余的势必树倒猢狲散,不足为虑!”

  诶?

  高伯逸本来还在忧心段韶麾下大军太猛,一听高熲这么说,瞬间便有了办法。不由得对此人刮目相看起来。

  这厮真是个厉害角色啊,才智只怕不输杨素!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