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9章 图穷匕首见(本卷完)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宪的肩膀。

  “齐王殿下啊,你就是太心急了。

  陛下没有下令我们撤离南阳,我们能走么?”

  独孤信问了一句很诛心的话!

  宇文宪瞬间不言语了,因为独孤信的话,直接说到了要害之处。

  仗打完了,怎么处置军队,那是皇帝的事情。他让你去齐国掠地,你硬着头皮也要上。如果有异议,那现在就要赶紧写信回长安,告诉皇帝你是怎么想的。

  然后再等待进一步的命令,这才是正常流程。

  怎么能敌人走了你就想着要班师回朝呢?

  “独孤大人教训得是。”

  宇文宪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这要是回去,宇文邕得恨死自己。

  “我们等圣旨来吧。走之前总要开个庆功宴的,再请南阳地方的乡亲父老一起吃吃流水席。”

  独孤信对执政很有一套,知道这些面子工程是很得人心的。

  宇文宪点点头,此番在自己地盘上作战,确实是多了很多便利。独孤信说办个流水宴,那就办一个呗,也不是什么大事。

  齐军退了,宛城的神经也松懈下来,周军开始撤出宛城,在郊外扎营,把城防交给当地镇军。此时春耕开始了,四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韩擒虎和韩雄父子,此战没有出彩表现,特别是韩擒虎,像是得了自闭症,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门里看兵书,跟个宅男一样。

  知耻近乎勇,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独孤信临时接替了南阳地区的政务,因为有些地方官员死于兵祸,他任命了一些当地人为临时官员,等朝廷的任命下来以后再说。

  毕竟官员上任需要时间,但春耕可是不等人的。

  很快,高伯逸安顿好比阳的城防,也返回了。

  众人商议了一阵,高伯逸提出了一个适合南阳地区镇守的方案,也就是将宛城集中起来的三万多人,分为三股。

  宛城作为南阳核心,那是必须要有军队留守的。

  而邓州作为南阳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靠近襄阳,也不能没有大军镇守。

  叶县作为南阳与周国其他地方的陆路通道,也必须要有重兵把守。

  将大军安置在这三个地方,最合适不过,此次战争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比阳城,也就是淮州,那是明摆着的,因为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就算杀神白起到了都没用。

  宇文宪想了想,高伯逸的布置也非常妥帖。虽然对方现在的身份不过是独孤信的幕僚而已,但现在谁还敢小看他啊!

  众人商议好之后便分头行动,韩擒虎父子守宛城,宇文宪守邓州,而独孤信则守离长安最近的叶县。

  此举虽然让宇文宪有些迷惑不解,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异议,他原本以为独孤信会去守邓州的。

  邓州物产丰饶,一直是富庶之地,宇文宪感觉独孤信有讨好自己的意思,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就是了,宇文邕想对付四大老柱国,不是他能拦得住的。

  十天后,宇文邕的圣旨就到了宛城。

  独孤信被加封太师,大冢宰,封南阳王。权力已经不下当初的宇文护。当然,纸面上的权力。

  并在长安郊外赐予良田千亩,财帛无算,三个儿子都被封公。

  至于韩擒虎父子,则是斥责他们险些贻误战机,功过相抵。

  至于宇文宪,只赏赐了一些田地和财帛,官位还是老样子。

  圣旨里还命令三人留一万府兵守南阳,带着其他府兵班师回朝,春耕完毕就启程。

  很快,宇文宪和韩擒虎父子就收到了叶县的独孤信派人送来的请帖,说是为了庆祝自己升官,请众将士喝一杯。

  他会在叶县外的昆河边摆流水席,请此番作战辛苦的府兵高中低各级军官赴宴,敞开肚皮吃!

  这种要求宇文宪和韩擒虎等人无法拒绝,要是真拒绝了,得罪的就不是独孤信一人了。于是三人带着驻地的军官共计一百多人,前去叶县赴宴。

  宇文宪觉得,叶县乃是周国腹地,独孤信耍不出什么花样的,再说要投降北齐,对方早就投降了,实在是自己想得有点多……

  (本卷完,下一卷:魑魅魍魉群魔舞)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