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铁锁横江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路从三吴地区返回,以姑孰城为据点,在附近(今马鞍山市周边)布置了一条防线。

  姑孰城挨着姑溪河,另外三面都挖掘了护城河(到今天都还在)。由于引入的是活水,城池又是多年经营,不仅水深,而且城内并不缺粮。

  虽然放过这里也能直接攻击建康,但结局估计就会像柳达摩那样,顾此失彼,后路被抄,粮道被阻塞。

  与此同时,陈霸先进入石臼湖后,将大楼船安置在石臼湖的岸边(春季湖水岸边才两米深不到),自己则是带着剩下的兵卒,一路步行北上,赶到了江宁,并亲自在江宁布防。

  并分兵让侯安都回去守台城,然后派人从镇江调徐度到秦淮河一线屯兵,准备与段韶决战。

  一天之后,段韶已经成功将数万大军运送到南岸,并且通过战船铁锁横江,形成了一条稳定的粮道。

  入夜,他亲自指挥,命令麾下邺城“城兵”勇士军攻打卡在喉咙的姑孰城,梁军和周文育顿时感觉压力山大,伤亡直线上升。

  北齐军一共攻击了三波,每次都是在小船的掩护下进入护城河然后再用船上的冲车来撞城,由于周文育准备充分,并且还使用了一种名为“黑油”(即石油)的可燃物,段韶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依旧没有攻下姑孰城(因为尚未填平护城河)。

  第二天,讲求兵贵神速的段韶,分兵一万,将姑孰城团团围住。自己则是带着三千兔头军主力,还有五万北齐镇军,继续朝着建康进军。

  前进不到十里地,段韶军主力又遇到了梁军主将沈恪率领的精锐步军。对方在长山一带布防,段韶麾下的兔头军,根本没办法使用骑马装具。

  而且这里山路崎岖,道路狭窄,段韶麾下数万兵力根本就施展不开。

  鏖战了一日后,沈恪带着剩下的步军退守几里以外的采石河,跟段韶隔着采石河对峙。

  有些回过味来的段韶,已然明白,速胜不太可能,陈霸先还保留有足够的反抗实力,并且事先就有布置。

  如果要赢的话,只能步步为营,先一步切断建康与南面三吴地区(苏杭)的联系与补给,然后再逐步绞杀陈霸先的精锐,最后再攻占台城!

  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被一步步牵着鼻子走。

  因为他发现沈恪现在屯兵的地方,就是一个依靠采石河而建的小城,长约一里,宽还不足一里,城池高不过一丈。但四面环水,用船行走来去自如。

  发达的水系,使这里打仗的游戏规则也不一样。再跟下去,估计会在前面的群山中发现吴明彻和他麾下精锐步军的身影。

  这些人无一不是在用空间换时间,为陈霸先集结军队做准备。

  一日后,段韶大军稍稍后撤,然后他下令,屯兵古渡镇。当天夜里,周文育和他麾下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乘坐船只撤离了姑孰城。

  段韶跟陈霸先对决的第一回合结束,段韶水战大胜,但并未找到机会一举拿下建康城。

  而陈霸先利用空间换时间的计谋得逞,为集结兵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只是他也失去了御敌于长江的机会,不得不把战场选在建康城,利用这里复杂的地形,跟段韶决一死战。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