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庙中往往来击鼓_七侯笔录(笔冢随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支有笔冢以来最凶恶的笔灵,心中无限感慨。他的养气功夫再深沉,此时也无法抑制情绪,从肩膀到膝盖都激颤起来。

  天人笔!

  董仲舒的天人笔!

  那笔灵居高临下,毫不掩饰地释放通天的浩然正气,朱熹、陆游与一干笔冢吏的灵台一下子被这气势淹没。朱熹双膝一软,几乎要跪在地上。饶是他心高气傲,此时也不得不收敛气息。

  董仲舒是何等样人?天下儒生,谁能抗拒他的威严。

  董仲舒生时去孔圣四百年,去孟圣二百年,乃是儒家承前启后之一代大宗师。此人奠定了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基础,更首倡“天人感应”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治学第一精要——故而笔称“天人”。董夫子在儒门的辈分之尊,只在孔孟之后。莫说是朱熹的紫阳笔,就算是颜师古的正俗笔,见了它亦只能俯首。

  面对前代大贤,朱熹只有俯首叩拜的心思,陆游却神色凝重起来。董仲舒这支笔,他是知道的,也知道当初曾经发生过什么。

  董仲舒儒学大成之后,曾向汉武帝进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首肯之后,董仲舒便亲率门下弟子横扫天下,大肆捕杀百家传人。诸子百家虽得笔冢主人暗助,但他们所面对的是掌握了“天人”精要的董仲舒与整个大汉朝廷。“罢黜”历时二十余年,直至董仲舒去世,百家已被杀得人才凋零,十不存一,惨烈至极。儒家遂成官学,大行其道。

  笔冢最为珍惜历代才情,总设法不使其付诸东流。而这董仲舒为了儒家独尊,竟灭尽天下百家学说,称为笔冢最凶恶的敌人,真是毫不为过。

  “难怪那白虎仆能毁杀诸笔,原来它的主人是董仲舒的天人笔……”陆游喃喃道,脊背开始有冷汗流出。《白虎通义》根本就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一脉相承的理论学说,那只白虎做了天人笔的奴仆,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陆游原本不知这笔灵身份,心中只是惴惴不安;如今他看清是董仲舒的天人笔,却忽生绝望之感。董仲舒当年风头极盛,就算是笔冢主人都难以制伏,如今光凭这几个笔冢吏,真的能顺利收笔吗?

  他回头看看,那几名诸葛家和韦家的人,都傻呆呆地站在原地,被天人笔的气势所慑,他们的笔灵如同遇见雄鹰的雏鸡一般,甚至不敢露头——这也难怪,当年死在董仲舒手下的笔灵不知有多少,自然形成极重的煞气。寻常笔灵见了,无不退避三舍。

  忽然之间,陆游眼神瞥到笔身,他注意到这天人笔虽然气势惊人,笔头却是半白半黑。寻常毛笔蘸墨,多是笔尖黑而笔肚白;而这支天人笔却与常识迥异,笔尖是白的,再往上的笔肚却黑得像浸透了墨汁。

  “莫非那个就是笔冢主人的封印所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