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疑心再起_长安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上,杨崇渊丢下手中棋子,拾起手边茶盏啜饮了一口,在茶汤的雾气缭绕中,一双眼眸忽明忽暗地氤氲着异色道:“三郎以为,这赵翌如何?”

  听到杨崇渊如此问话,梁王脸色微变,不自觉地垂下眼睑不敢正视杨崇渊凝望的目光。

  “无妨,今日不过是你我兄弟闲话而已,你直言便是。”

  见杨崇渊发了话,梁王自然不敢再托辞下去,只得想了想,适才小心道:“恕臣直言,赵翌此人面相不凡,杀伐又重,臣每每见之,总是心生忌惮,如今赵翌与陇西李氏又互为倚仗,然东宫太子殿下性子温良,臣只怕长此以往,此人未必肯居于臣下——”

  话语说到最后,梁王的声音渐渐湮灭下去,待他暗自抬眸看过去时,便见杨崇渊的眉目间氤氲着令人窒迫的疑云。

  在皇帝的心中,本就一直种着那颗对李氏、对赵翌的疑心种子,只要他们日常地浇浇水,这颗种子终会长成参天之树。

  入夜之时,换下一身道袍的杨崇渊在刘守成的陪伴下,坐着天子步辇来到了三清观,闻到这熟悉的檀木香味,杨崇渊才勉强除去一身疲惫,难得地松懈下来。

  “陛下。”

  见一身素蓝袍子的道清捏诀行礼,杨崇渊恍如故人般含笑道:“仙师请坐,今夜我可算叨扰了。”

  道清闻言笑而不语,待二人相对坐下,道童来生便接过茶盏一一为二人摆上,这才与刘守成一同退了下去,将门掩上。

  “今日星夜赴仙师这儿,是有一事想请仙师代为解惑。”

  听杨崇渊如此说,道清颔首道:“陛下请说。”

  “我想请仙师替我观一人面相。”

  道清闻言些微抬眸,随即出声道:“不知是为何人面相?”

  “御陵王赵翌。”

  此话一出,道清了然于心,下一刻便听杨崇渊继续问道:“不知可为难仙师了。”

  “道清但可一试。”

  得到道清的回答,杨崇渊唇边溢出一丝满意的笑,随即道:“那我便静候仙师的消息了。”

  翌日,听到消息的李绥与赵翌眼神交汇,下一刻李绥便唇边微启道:“昨日就只有梁王入宫伴驾许久,看来是梁王打定主意不愿与我们和谐共处了。”

  话虽如此说,其实李绥对此也并不意外,她早清楚,杨李两家虽为姻亲,但早已如冰面下的激流,不知何时便会爆发出来。

  如今,也不过是维持表面的平静,面和心不和罢了。

  “如此也好,天子早就对我们百般忌惮,现下诸王已赴封地就藩,这夺嫡的矛盾算是暂时的压下去了,我这位天子姑父的目光,便自然而然落到了你我之上。”

  李绥含笑自得地道:“咱们与其在这儿招人嫌,倒不如激流勇退,摆出几分退让的模样,全了他们高高在上的心思。”

  赵翌闻言道:“你的意思是,离开长安?”

  李绥点了点头道:“在这长安城呆了十八载,如今总算是可以踏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了。”

  “你放心东宫,放心李家?”

  听到赵翌的话,李绥笑了笑道:“你可说过,路总该由自己走,如今有陆太傅他们辅佐,二郎行事也越发有了储君之风,不过是咱们的陛下不愿去正视罢了,就只怕你我越是在这长安城大包大揽地去帮二郎,落在皇帝眼中便越是僭越,也越发让人轻视了二郎的才能。再说了,二郎还有姑母、阿耶辅佐,又能出什么大错去。”

  “你就不怕这一去,便再难回来了。”

  听到这句话,李绥眸光一闪,悠然自得地含下一枚果子道:“我李绥不仅要回,还要风风光光,教他们请我们回。”

  见李绥如此笃定,赵翌便知她必是早有主意,因而也毫不怀疑地笑道:“郡主都如此说了,我还能有什么顾虑。”

  “只不过,天子疑心甚重,若你我二人主动请离,只怕反教人以为我们有何图谋。”

  李绥闻言笑着回应道:“所以,便该找个合适的人替你我说和说和。”

  “谁?”

  见赵翌好奇地看过来,李绥含笑凑近在他耳边轻语道:“尚书右仆射,苏徽。”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