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9章 治河之策_明末乞丐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

  “哦,是何办法,快快说来?”

  “陛下,只需将北岸再炸开一个缺口,不出半天,洪水必定退走。”

  “胡说八道,开封被淹了,难不成你还想将河北和山东也淹了吗?”作为山东人的红莺,顿时就怒斥道。

  “娘娘恕罪,臣并非这个意思,而是黄河自南宋时夺淮改道已来,就一直水灾不断,几乎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就没停过,若不将其重新引入北方入海,这大堤哪怕筑得再高,再坚固,也终究是饮鸠止渴,祸患无穷!”

  工部官员扑通跪倒在地,先是向红莺请了个罪,然后就冲着秦宇声泪俱下的道。

  “起来吧!虽然将黄河重新引入北方是正确的,但却不是现在,起码也要做好准备,而非这般粗暴式的硬来,何况光将黄河引入北方入海,恐怕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黄河之害。”

  秦宇摆摆手,作为前世穿越过来的人,他自然知道黄河夺淮的危害之大,不但破坏了江淮水系平衡,还会时不时的泛滥成灾。

  但凡事有弊必有利,黄河夺淮也不单单只是害处,还是有一点好处的,那就是黄河之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长年累月的冲击下江淮的湖泊必定缩小,可耕种的面积增多,所以原先他是不打算强行更改的。

  毕竟相比起后世的江淮,如今的江淮那可谓是真的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一个接着一个,能耕种的地方是非常少的,动不动就是千里泽国。

  可现在看来黄河夺淮,弊要远远大于利,至于为何从辽宋时期,直到民国时才改道,在秦宇看来,那完全就是历朝历代的不作为。

  如今秦宇也算是看明白了,要是不将黄河治理好,什么木质轨道,高速公路,人工运河都不用搞了。

  因为辛辛苦苦几年十几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成的东西,人家瞬间就能让你回归自然。

  而河南地处中原复地,无论南下北上,东来西往,都是绕不过的。

  同样作为人口最多,城市最密集,土地开发最大的中原腹地,要是动不动就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整个天下都休想过安生日子。

  所以秦宇打算先将其他工程放一放,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先把黄河治理好,在搞其他工程。

  对于如何治理黄河,前世虽然有很好的经验,但按照现在的条件却无法照搬。

  除了将黄河重新引入北方,从渤海入海,加固加高河南境内两侧的堤坝外,前世主要是在郑州上游,修建了两座超级水坝,这才彻底遏制住黄河危害,但以现在的条件,别说在黄河上修大坝,就是在汉水上修一座,都做不到。

  不过秦宇却有其他的办法,而且还是治本之道,那就是将黄土高原上人全部迁移走,然后派遣十万大军,专门去植树造林,彻底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反正现在黄土高原应该也没多少人,最多一两百万,天下适合居住的风水宝地多的是,何必要让百姓世代在黄土高原上受苦刨食?

  以大秦的国力,供给区区十万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而且哪怕是前世,水土流失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所以哪怕坝修的再高再坚固,同样是饮鸠止渴,终有维持不下去的一天。

  所以只有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全部迁移走,在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根本上杜绝黄河之害,相信只需数十年,黄河之水就会变得清澈甘甜。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