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北失南补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验,再加上前几次小冰河期对应的史料记载,这时候就理所当然地断定,气温不会抬升,只会继续下降.而实际上,到了明朝中叶,气温还是会抬升的。

  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也都是一脸凝重之色。

  整个奉天殿内一片寂静无声,只有众人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着。

  他们都在努力地消化着“小冰河期已经降临”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应对。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终于打破了沉默。

  “咱知道这个消息对于你们来说很难接受,但逃避不是办法,对于这件事有什么应对之策,都说说吧。”

  太子朱标首先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先从农业入手,小冰河期既然会导致变冷,那就会让农作物的成熟时间延长,产量减少。所以朝廷需要引导百姓多种植更加耐寒、耐旱的作物,同时朝廷也要增加粮储以应对灾年。”

  韩国公李善长补充道:“还得多多增加水渠、水坝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确保农田在干旱的时候也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当年秦国国力横压关东六国,修渠就是关键.其实天灾虽然可怕,但更多的是引子,若是水利设施修的不够,哪怕是很小的灾祸也会演变成大灾,如今江南各地便是如此,动辄涝灾,还不是蓄水、疏水的设施太少所导致的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是自己种过地的,很清楚有水渠、水库和没有这些东西,对于农业生产究竟有多大的差异。

  朱元璋看向剩下两位国公,问道:“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郑国公常茂想了想,说道:“陛下,臣认为不如打出去。”

  “打出去?向哪打?”

  “向南方打。”

  曹国公李文忠眼眸一亮,也补充道:“陛下,臣读史书,当年春秋之时,吴越不过是蛮夷之地,而后孙吴时期才渐渐开发,到了衣冠南渡以后,方才算是人烟繁茂,但更远的岭南,则依旧是满是瘴气荒无人烟之所,可如今呢?历经唐宋,岭南已经渐渐繁荣起来了。”

  “所以臣的意思是,郑国公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大明可以往南打,慢慢开发就是了,越往南的地方越暖和,同样安南、占城等地,稻米也是常常一年三熟不在话下,粮食产量也高天气再怎么冷,也是有个极限的,如果大明能把南方那些区域都占据,然后种植粮食,至少南方的粮食是有保障的,若是北方有灾,再输送过去赈灾就是了。”

  “这倒是有点金人当年‘北失南补’的意思。”

  “北失南补”指的是金国在与蒙古野狐岭之战失败后,为了弥补失去的土地,企图向南攻占南宋国土,当然,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糟糕的策略就是了,这个决策让金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最后被宋蒙联军灭国于蔡州。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