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面色平静,其实在他和道衍第二次商议的时候,就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他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应对之策。

  随后,他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备马,我要先去北镇抚司。”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朱雄英便在大批锦衣卫的保护下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应天府门前。

  先有刀剑,后有说教。

  大批锦衣卫的到来,显然比手持水火棍的应天府衙役更有说服力,而且这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在百姓心中也各个都是煞星般的存在。

  应天府尹高守礼看着逐渐冷静下来的人群,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高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请大家静一静,听圣孙殿下说几句。”

  听到高守礼的声音,人群逐渐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了马背上的朱雄英。

  “朝廷非是要断了诸位的生计,而是要清理整顿莫愁湖,建立一个更公平的市场,诸位的房舍本就是未登记在册的,此次在聚宝门外,依据各位拆除的房舍,分等级给予对应的新建房舍,不会让诸位吃亏,等莫愁湖整顿好了,自然可以回来继续做生意。”

  “衙门说话不算话惯了,我们怎么相信?”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

  “古有南门立木,人无信则不立,聚宝门外的房舍从今天就开始破土动工,先从莫愁湖登记并搬离的前一百户,每户除了房舍,额外赏铜钱五十贯,前一百户到五百户,额外赏铜钱二十贯,前五百户到一千户,额外赏铜钱十贯。”

  明初虽然宝钞成了废纸,但铜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坚挺的,一贯铜钱大约可以兑换一两白银,对于外地迁徙来的富户,这些钱或许不算很多,但对于莫愁湖本地的破落户,真真就是天降横财了,毕竟一户人家两年都未必能攒下五十贯铜钱。

  “租的房舍也算吗?”

  “截止到昨天,只要实际居住的都算,应天府衙自会核实登记。”

  而朱雄英这么说了,自然也不会赖账,后面的锦衣卫直接推了好几车铜钱出来,见到钱,这些矛盾直接就转移成了莫愁湖本地百姓的内部矛盾了,各个争先恐后。

  不过却是要先登记和核实他们的房屋,然后等到聚宝门这边房舍建好以后,看他们搬迁了,拆毁了原有的房屋,才能把这笔钱发给他们,所以眼下就是只能先看看。

  即便如此,也足够诱人了。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来应天府衙闹事,为的也不过是保障自己的利益,而眼见圣孙计划周全,按他们原有房屋来发放新房子,还有额外的补贴自然都是不甘落后的。

  而现在的主要问题其实就是外地迁徙来的富户,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想要一个更好的安置之所,而且富户本来就没有莫愁湖那边土地的所有权,都是租赁的暂时安置房舍,因此富户是不反对的,反对的只有这些本地的商户和破落户,只要把他们搞定了,富户是一定会跟着一起搬的。

  这时候部分富户也开始发声了:“圣孙的意思莫不是又混住到一起?”

  显然,他们这段时间的居住体验相当糟糕。

  朱雄英只道:“聚宝门外新建的安置房舍是按照莫愁湖现有房舍免费分配的,所有莫愁湖的住户都有,至于想要住更好的,后续在内外城之间,也还会新建一批需要花钱买的房舍。”

  听了这话知道以后能跟这些破落户分开住,参与的富户们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

  如此一来,既然朝廷允诺所有莫愁湖现有住户在聚宝门外都能分到新的屋舍,对新屋舍不满意也可以自行购买其他条件更好的新建屋舍,那几方也就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总之,在朱雄英做出承诺后,人群中的喧闹声逐渐平息下来,虽然大家对朝廷的整顿计划仍然心存疑虑,但朱雄英的诚恳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应天府尹高守礼的安抚和劝说下,人群逐渐散去,应天府衙门前的这场闹剧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朱雄英这边也不耽搁直接拉着西城兵马司指挥任侠和管着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佥事蒋瓛一同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