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好孩子_刚成秋名山车神,让我上变形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好孩子

  “请大家安静,请大家先安静一下!”

  小钟董事长伸出手来,道:“诸位,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农业发展。我们桃源村集体企业同样如此,为此,我特地请来了一位农业教授,打造了一片农业示范基地,如果各位愿意的话,可以随我们现在过去参观一下!”

  “参观,当然要参观!”

  “今天饭都不吃,我也要看看这个农业示范基地是什么样的!”

  提到别的,在坐的各位只能瞪大眼睛,张开嘴巴‘阿巴阿巴’,最多就是惊叹桃源村现在真是鸟枪换炮太牛逼了。

  但是提到农业,他们这些种了几十年土地的老农民可是不服气的,他们也是有自己的骄傲好嘛!

  于是一群人出了图书馆,坐上观光车,来到了农业示范基地这里。

  只是到了这里一看,才发现。

  自己精心打磨的一亩三分地,和别人的这个示范园根本不能比。

  不谈已经重新修缮、改造,更加现代化的水渠水利;光是远处整齐划一的种植规划,和面前一个个蔬菜大棚,就已经让他们自惭形秽;更不用说,这里竟然还有一个造价不菲、堪称大棚桂冠的玻璃大棚,直接把农民都看呆了。

  种地,还能种到这种程度?

  而在这些大棚里,年轻的农业技术员们,正在和桃源村的村民们,讲解着他们也才刚刚学会没多久的种植要领。

  种地种的久,就真的很擅长种地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吃了一辈子的饭、喝了一辈子的水,走了一辈子路……

  那么大家都是吃饭高手、喝水达人、健走运动员了吗?

  所以,

  想要变得擅长一件事,无论如何都离不开钻研和学习的过程。

  仅仅是一直做,那是不够的。

  所谓‘熟能生巧’,其实离不开一个刻意学习去变‘巧’的过程,而许多人,往往被这句成语的表象所骗,仅仅只是混时长,最后依旧还在原地踏步。

  而许多农民,尤其是文化水平更低、信息交流更加匮乏的深山农民,在这一方面其实就是这样。

  有的人,虽然说种了一辈子的地,但所有的知识都仅仅只是来源于父辈传承,欠收也不知道原因、出现问题直到解决不了才会找人帮忙解决,基本上完全是靠天吃饭。

  这也是他们贫穷的一个原因所在。

  所以,在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员的存在至关重要,但很可惜的是,这份职业无论是发展、还是待遇都不尽如人意。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种地不赚钱,农业技术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在这几天的功夫里,桃源村的农民已经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纷纷向‘小农技术员’求教。

  这些问题班的学生其实还远远称不上是‘技术员’,但他们相比于本地农民,起码是认识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