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 气急司马懿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是度量的问题,杀陆抗,吴郡其他人如何想呢?

  而陆抗一句话就能从目前复杂的局势中说到攻打合肥最关键的一点,这足以说明,在军事上,他是天才。

  他和益州的关系,更多的其实也是利益关系。

  以后曹魏还有没有人愿意投降呢?

  最关键的是,可以下放大量的船,将长江战线拉开,形成多线进攻,进入采石矶,兵临建业。

  他也不在乎益州放不放下仇恨。

  而这个小环节,在双方争夺合肥这个战略要地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孙权一直想要攻打合肥的原因,吴军在合肥站稳脚,就意味着魏军不可能从濡须口到长江上,就无法将战线推到建业门口。

  刘邦那种匪气十足的人,内心却极其冷静,甚至核心是一台政治机器。

  他对权力本身也没什么兴趣。

  说到底,长江以及长江支流的分布影响的是双方各自的后勤,谁能抢占桥头堡,谁就能在后勤方面占据主动地位。

  司马懿此时正在案前批阅公文,他面色苍白。

  他愿意站出来做很多事,还是心中有一点理想主义,就是丞相的那一点点理想寄托。

  如果没有丞相,他去哪里都无所谓,去做点小买卖,或者买百亩地,过一些清贫的生活也可以。

  一般人喜欢用一大堆的话来阐述各种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后不知所云。

  陆抗愣了一下,意识到这位大将军是向自己抛出橄榄枝。

  玩政治,玩的不是自我感动。

  “你刚才已经说了很多了。”

  司马懿还在批阅,那是郭淮发来的一封信。

  “父亲!”司马师急匆匆走进来。

  “很多人都知道?”

  李衡愣了一下,这也许就是知识的诅咒原理吧!

  天才总觉得很多事太简单了,大家应该都会才对,不可能不会。

  如果走陆路,就很容易被已经提前开始集结的敌军以逸待劳,或者被切断后路。

  而等魏军在长江以北的各县彻底站稳脚跟后,就能缓解南下的后勤压力。

  “大将军,我愿意做这个参军,我感觉到您是真的想要招揽我,欣赏我。”

  “我与你父亲之前……”

  也就是说,从长江抵达合肥的水道被切断了。

  “不愿意吗?”李衡又问了一句。

  陆抗说的以守为攻是指魏军在濡须坞站稳脚后,会造船,那里距离长江很近,随时可以将船只下放到长江。

  不过话说回来了,陆抗的身份很特殊,李衡不可能要求益州放下仇恨。

  对人的傲慢和愚蠢,也所知甚少。

  当年李衡就是以参军进入诸葛亮的身边的。

  一时间,震惊了整个洛阳朝堂。

  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出来的策略?

  果然是陆逊的儿子啊!

  这种人如果在季汉,估计丞相会开心得不得了。

  “大将军如何断定我的才能呢?”

  “你还年轻。”李衡笑道,“你很有才能,但你的阅历有限,对世事所知不多。”

  最后,还说回到军事上那个最经典的总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一个月不到!

  魏军可以围而不攻,等汉军粮草尽,魏军不战而胜。

  郭淮部此时就在江夏郡,但江夏郡的长江上,汉军战船云集,魏军几乎无从下手。

  司马懿聚精会神地回复着郭淮的汇报,他写着写着,突然加快,然后一把抓起文书,扔了出去。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