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配套升级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配套升级

  七月十五日,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不多时,暴雨倾盆而下。

  但李衡却带着人往城南方向赶。

  “大将军,我们先避避雨吧。”

  李衡却仿佛没有听到,他骑着马,加快速度。

  等到城南大汉江陵冶铁商社的时候,身上已经淋湿了。

  “大将军,我去给您备一件衣衫。”一边的姜斌嗣说道。

  前面那些人见到大将军来了,连忙纷纷过来行礼:“参见大将军。”

  “在何处?”

  “大将军这边请。”薛良说道。

  李衡快步走过长廊,带着众人走进冶铁坊里面。

  “学生刘麟参见大将军!”

  “发现了多少?”

  李衡脱下衣服,只剩下一件,他跟着薛良等人走到炉子附近。

  穿越者总是有很多掣肘,尤其是穿越到这种生产力很受限的时代。

  不过李衡对橐做了优化,他让薛良做了木箱式的鼓风箱。

  “很多,目前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像山一样埋在地下,已经挖了三十万斤,不见底。”刘麟说道,“我们运输了一批进城。”

  至于鼓风机,在东汉初年,已经开始水排冶铁,利用水力来驱动鼓风,增加炉内温度。

  为什么钢铁产量直到宋朝,才爆发?

  就是因为宋朝开始大规模用煤炭冶铁。

  这个比例是一比七,对木材的数量要求是非常高的,更别说再用生铁锻造成熟铁。

  木箱式的鼓风箱出现在宋代,也是宋代钢铁产量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构造就是用水车发力,推动牛皮,向炉内送风。

  至于活塞式的鼓风箱,李衡这个半吊子,一知半解,一时间也捣鼓不出来。

  “不仅仅是温度增高的问题!”李衡来回走动,他非常激动。

  用木柴也可以冶铁,但冶炼一百万斤生铁,要七百万斤木材。

  在冶铁坊内,有两座竖炉,这里的温度很高。

  其实煤炭冶铁西汉就开始了,但应用得极少,因为没有大规模去开采煤炭。

  发明者就是南阳太守杜诗。

  “大将军,这边请。”薛良知道李衡最在意的是现在的实用。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皮肤黝黑,穿着一身粗布麻衣,但语气平稳,举止得体。

  “现在已经全部换成煤炭,温度比过去要高很多。”薛良指着下面说道,“也改进了橐(tuo,鼓风机)。”

  真正大规模应用要到宋朝,所以宋朝钢铁产量比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还要多。

  而在这个时代,木材的砍伐、运输,成本都非常高。

  煤炭蕴含的热量更多,燃烧时间长,存储也方便。

  “是的,郎君。”薛良也激动起来,“目前南郡很多农户是好几户共用一件农具,按照现在我们测试的冶铁来推算,今年我们就可以实现每一户农户都有自己的农具,尤其是曲辕犁,甚至可以在整個南郡和襄阳郡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