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3章 江陵的虹吸效应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3章江陵的虹吸效应

  考察了一圈回去后,李衡做了两件事。

  一是安排人撰写《借贷法》,规定民间借贷必须签订契约,并且要求民间借贷月息不能超过五分。

  五分是钱行的利息,但钱行不可能给任何一个人贷款。

  因为钱行的钱,一部分是朝廷的,一部分是储户的。

  钱行必须有风险把控,例如抵押物,资产评估等等。

  仅仅风险把控这一关,屏蔽了很多人。

  民间月息五分,也不算低了。

  大唐时期,朝廷规定民间放贷月息不能超过六分。

  大唐的官方公廨钱最开始的月息大概是八分到十分。

  民间借贷恐怕从周朝就有了,毕竟民间有借钱的需求。

  将小额借贷放给民间,做好相应的规定和监督,能有效提升民间资金盘活率,减轻钱行压力。

  “丞相所言有理。”蒋琬又说道。

  官方如果放宽借贷对象,将造成官方借贷审核流程的增加,进一步造成行政吏员臃肿,降低行政效率,反而影响到需要钱的大额借贷。

  外界传闻是二十几万,但李衡认为远远不止。

  长沙郡是荆州南部最富裕的一个地方,从田地开垦面积可以看出来。

  据说东汉年间,长沙郡的人口已经破百万。

  官方借贷和民间借贷的区别在于大额和小额的问题,也就是接待对象不同。

  按照李衡这个官方与民间的规定,基本上算是比较合理的。

  “丞相自然是不会有错的,纸钱的好处很多,臣没有意见。”

  “但丞相说,是否造纸钱,造多少,需要各州刺史表决,按照人数来定,这一点你觉得呢?”

  但控制借贷利息可能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

  到了三国时期,长沙郡的人口应该比南郡的不少,具体多少人口,连孙吴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能把长沙郡的人口吸一半过来,再将江夏郡的人吸一半过来,不仅能大大增加南郡的实力,加速商业生产,还能削弱孙吴西线防御。

  若真有效,襄阳郡也可以照搬,甚至把军事堡垒修到新野,直接在新野一带修建产业,吸引人人过来。

  二是让杜预赶紧召集更多商人,让那些走长沙郡的商人去长沙郡捞人。

  “为何?”

  总之一句话:抢人!

  四月二十八日,成都,刘禅仔仔细细看完诸葛亮的奏疏后,问蒋琬:“蒋卿,丞相现在在关中使用纸钱效果甚好,他希望益州也用起来,你有什么看法呢?”

  恐怕至少有五十几万以上。

  “纸钱牵涉极大,关乎民生,不可不慎重。”

  “但这种需要各州刺史表决的方式,朕倒是第一次听说。”

  “因为纸钱造出来,会无差别地流通到各州,对各州都会有影响,所以共同表决也是合理的。”

  刘禅不由得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在嘀咕着,那朕岂不是无权决定了?

  习惯躺平的刘禅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