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荀子维齐非齐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过,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

  李衡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今日不是来以理服人的。

  如果是来以理服人,为何不正面回答问题?

  最开始,尹默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这是荀子维齐非齐论中的核心。

  刚才尹默和谯周说的,都是维齐非齐论里的内容。

  大致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有天有地的区别,有上和下的区别,人也是一样,圣明君主治理天下,用制度将人的高低贵贱区分出来。

  同样高贵的人不能相互侍奉,同样低贱的人不能相互奴役。

  这是天地之道。

  人生于天地间,自然也就暗合了天地大道。

  尹默用荀子的话来怼今日这件事,其核心还在谯周说的那一句“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的权势地位相等,而爱好与厌恶又相同,那么由于财物不能满足需要,就一定会发生争夺。

  一发生争夺就一定会混乱,国家就会陷于混乱困境,就有亡国的危险。

  核心的意思是,那些工匠、农民,他们改打铁的打铁,该种地的种地。

  不要乱!

  乱了就会亡国的!

  伱看看!你看看你李衡都做了什么!

  你居然让他们来读书?

  请问你这不是亡国之举,是什么?

  李衡不由得鼓起掌来:“好好好,说得好,谯从事和尹大夫张口闭口维齐非齐,但本官说到荀子的法论之时,就避而不答,怎么?荀子就只说了这么几句话?”

  “不屑于回答你的话!”

  “尹大夫到现在都还没有回答,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这是何意?”

  “还有本官之前提的,荀子所言,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这又是何意?”

  “李尚书,请你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荀子他老人家……”

  “本官已经正面回答了你们的问题!这世间有天地有地,有山有海,有宰相有农民,有善人与恶人!但谁是宰相,谁是农民,还轮不到你们来定!”

  李衡面色突然一变,音量瞬间加大:“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这话的意思,尹大夫还需要本官来解释?”

  尹默顿时面色陡变。

  荀子的维齐非齐论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理论。

  尹默和谯周截取荀子的理论,想要将重点牵引到李衡设立新学是错误,是祸国。

  但这明显是断章取义。

  见尹默不说,李衡便道:“陛下可知这句话何意?”

  刘禅立刻说道:“君主法度很严明,言论合法有定准,规章制度已设立,人百姓了解方向。任免官吏有标准,贵贱不得任意定,谁会私下讨好君呢?”

  李衡立刻道:“陛下圣明!”

  这话从刘禅嘴里说出来,威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核心观点是:贵贱不得任意定!

  荀子是主张要有等级贵贱,但他也说了贵贱不得随意定!

  尹默顿时额头冒冷汗。

  一边的谯周也神色一凝。

  尹默怒斥道:“李衡!你残忍好杀,违背圣德,使天下人敢怒不敢言!昔日圣王以德而治天下,四方共尊,社稷遂安,百姓乐业,此乃王道乎!你那京师大学堂……”

  “尹默!你身为先帝老臣!”不等尹默说完,李衡打断了他的话,直呼其名,“却不学无术,整日只知摇唇鼓舌,断脊之犬,亦敢在天子朝堂狺狺狂吠!你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尹默面色一涨,指着李衡就准备大骂:“你……”

  “住口!”李衡大喝一声。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