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要让大汉的商业自我流动起来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要让大汉的商业自我流动起来

  八月初三,《大汉商社股份管理条例》发布,是由太府寺发布的。

  这个《大汉商社股份管理条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一是因为普通百姓不识字;二是因为这东西,大家都没有见过,根本无法理解。

  镡承得知后,甚至当场大笑:“《大汉商社股份管理条例》,这种毫无根基的公文,简直如同放屁!而且他有什么资格随意发布这种公文,丞相可有同意?”

  胡勇说道:“不出意外,现在应该已经有人快马加鞭将弹劾的信往关中送了,丞相得知他在京师如此乱来,也会对他有微辞了。”

  镡承来回走了两转,心中颇有些疑惑,他突然问道:“这个《大汉商社股份管理条例》你看懂了吗?”

  “这……下官……”

  “下官看得也是一知半解。”

  “如何个一知半解?”

  “说什么股份均等分为一百份,拥有股份,就拥有分润的权利,这个股份到底为何物?”

  “是啊,到底为何物?”

  “少府何必如此纠结,此物根本毫无意义。”

  八月初四,大汉织造司正式成立,它从属于太府寺。

  织造司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朝堂上早就知道这位新任的工部尚书已经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造纸所和纺织所拿了过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无非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胡勇叹了口气说道:“我还以为他有何高招,不过是设立了几个新的衙署,这难道就能将纸的产能提高?”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衡就什么都不做,专心地开始优化织造司。

  他也没有亲自去指挥,而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书。

  直到八月初十,在董宏离开的前一天,李衡写完了《大汉流水线》。

  据说流水线秦朝就有了雏形。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秦朝的不能算流水线。

  流水线的核心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分工协作。

  二是品控管理,例如生产弓箭,组装的零件必须完全一致,也就是说,随意拿起一些零件,都可以组装。

  这一点,需要生产的标准化、统一化。

  古代组要还是依靠工匠的个人经验。

  李衡的《大汉流水线》其实严格意义上也不是21世纪的流水线,因为度量衡的标准达不到,最多也就是把秦朝的流水线标准再办了出来。

  然后往里面增加了一个关键步骤:品控!

  有专业的品控对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及工序步骤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整个产业线有条不紊。

  规模化生产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分工和标准化。

  当然,此时的《大汉流水线》还只是在织造司内部流动,并且还只有一部分吏员拿到了手稿。

  这本改变时代生产的书,暂时还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八月初十,董宏收拾了一番,便从成都出发,前往巴郡(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