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临危上高楼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对德国人民及其余全部欧洲的诺言只在三个条件下行。=全=本=小=说=网=德国必须自己能够组织欧洲的经济生活,使其效率日益增进。他们必须保持欧洲的秩序与安宁。他们必须维持欧洲与其余全部世界的关系。德国所以能够在发展高度生产并消除失业,是由于他们实行军国主义的经济,而后者所以能实现,是由于他们采取国家筹款政策,实行政治压迫,并限制人民的消费。

  德国将来的问题,是他们能否对军事工业寻出适当的代替物,可以继续维持高度的生产,避免失业,因而阻止失业所引起对德国统治的危险,并扩大人民的消费。德国的欧洲经济发展计划即是他们对这问题的答案。这些计划准备:(一)更提高德国的工业化;(二)令欧洲的农业各国,用改良的方法,继续艰苦工作;(三)使欧洲各国与世界其它部分间贸易日益隆盛。德国认为这些计划准可以实现,而造成永久的工商繁荣。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无限的,资源是富厚的,组织运用的能力是现成的,而德国的“成功之意志”是坚强的。

  无疑的,德国创造了若干经济统治方法,这些方法是德国战后在技术上,仍有继续全部生产的可能。德国已经知道私人工业刺激公众消费的技术,大规模兴造公共工程的技术及奖励私人投资政府企业的技术。他们按这些方法,可以计划经济生活的拓张。如果他们能支配欧洲地经济与贸易活动。他们便能够在各附属国,施用那些技术。

  可是,同样无疑的,德国取得权力的方法和他们的政治社会思想,确实可以阻碍他们达成其目的。问题的焦点在德国的种族理论。这些理论使他们不能不在欧洲制造并维持经济及社会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必然会破坏他们自己地计划。

  德意志“主宰民族”必须有别于各低级民族——所以,后者地工作时间必须较长,工资必须较少。生活水准必须较低。将欧洲分化为工业地德国与其四周的农业各区。使可以实现德国的唯我独尊。如果这样。德国计划建立的庞大工业结构将缺乏充足的消费为其基础。诚然,德意志“主宰民族”将吸收很大一部分的生产品,但它的等级制度会使它非限制各低级阶层地消费不可。

  德国尽可建筑大的公共广厦,甚至建造雷博士常夸口的百艘游艇和百座海滨娱乐场。德国也许可以将整个欧洲满布大公路,如同德国的汽车大道并使欧洲的电车制度统一而扩展。公路上也许有几百辆“民众汽车”行使如梭。天空中也许有无数游乐飞机与滑翔机在往来翱翔。如果德国战胜,欧洲可以开始欣逢那样的战后繁荣。但是,那种繁荣依然缺乏继续的基础。

  正如外界一直认为的那样。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