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 轰炸芝加哥 上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遭殃的就是美国的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国伊利诺州,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有将近300人生活在这里。//WwW、qb5、com\\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的人口超过970,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矾的第三大都会区。

  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芝加哥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这个诱的人大都会被称为美国最具美国特质的城市,它将中西部与世界遗留的文化及美食景观融为一体。

  诺曼-梅勒曾写道:“芝加哥是一座伟大的美国城市,它也许是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芝加哥也被誉为全球十大最富裕城市,芝加哥的天际线更是全球十大天际线之一。芝加哥市是1871年的大火后重建的,区内摩天大楼之多,仅次于纽约。但是正是因为这些高楼大厦,带来了最惨痛的教训。

  二十世纪初,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的一书问世以后,其关于使用轰炸机对敌国中心城市进行轰炸以迫使敌国屈服的思想,引起了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中国空军的大部分将领都拜读过这篇大作,对于战略轰炸有自己的看法。

  1918年2月。张宝龙中将接任中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官。这位将军是杜黑理论地积极倡导者,极力主张对美国的大城市实施彻底的、大面积的轰炸,以挫败美国的民心和士气,迫使美国屈服。他的主张得到了中国皇帝赵刚的赞赏。于是,上任伊始,张宝龙一面大力发展重型轰炸机,一面着手研究新战术。过去,皇家空军空袭美国。采取的方法多是分成多批。以小编队出击。张宝龙认为。采取这种方法,炸弹散布面太大,削弱了轰炸效果。根据这个教训,张宝龙提出了一种密集轰炸战术,即在很短地时间内把炸弹集中投到目标区。张宝龙认为,采用这种新战术可成倍地提高轰炸效果。同时,中国人还汲取了以往作战地经验教训。抓紧研制出种电子设备来提高面积轰炸地精度:一种电子设备的代号叫‘骏马‘,它能使领航员利用无线电座标方格精确判定自身所处的空中位置;.轰炸或指示地面目标;第三种电子设备是s2系统,它能为飞行员提供飞机下方地面的雷达图象。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从1918宝龙连续组织了对美国的3次大规模轰炸。

  拉克拉马城,投下300吨炸弹。其中一半是燃烧弹。张宝龙之所以选择卢卑克。是因为这座旧城地房屋大都是古典式木板结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