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节 中国渠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根治水患的最主要办法就是兴修水利工程,其标不治本的办法。/wWW。Qb⑤、cOM/这次大洪水原因很多,不过在赵刚来看,有几个原因肯定是跑不了的。一个是沙化严重,绿化得不够,造成了水土流失。另外一个是行洪区域被人为的缩小了,原本可以容纳很多洪水的大湖被围成了天地。

  有鉴于此,赵刚决定开展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工大,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工程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

  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县(旗),农村人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世界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4480公.c里,总面积406|倍。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地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400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如果绿化成功的话,那么中国的生态环境将大为好转,以致肆虐的洪涝灾害将大为较少,带来的损失也会随之降低。不过赵刚所要面对的困难是,到哪里找水区。

  在三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不过500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汛期,不能有效的利用,如果单凭当地地水资源进行绿化,是不现实的。一株树苗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来促进生长的。如果没有充足地水分。树是长不活的。可是水从哪里来?

  “南水北调“?开玩笑,南水北调是给人用的,就是那样,也是造价颇高。如果给树,那多少钱都不够用。赵刚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在怎样搞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