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布尔战争 上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战之后,东北共和国开始了休养生息,利用自己强大的海陆军作为自己的商品有力后盾,开始发展经济。WwW。Qb⑤、cOm/但是英国却始终都是东北共和国的拦路虎,具备价格优势的产品限于配额,无法大量销售到清朝内地,赵刚时刻都想消灭英国的这种制肘。

  但是十九世纪末。如果翻开那时的世界地图,人们会发现,从冰封荒芜的加拿大海岸到炎热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从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到大西洋中只有几块礁岩的弹丸小岛,全世界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标着猩红的颜色。在这些土地上,蓝白红三色的米字旗高高飘扬,向全世界炫耀着登峰造极的“日不落帝国”那不可一世的傲慢、自负和辉煌。

  ‘日不落帝国’看起来是那么的强大,似乎将毫无疑问的称霸二十世纪,但是赵刚知道,英国就是在这一年开始盛极而衰的。十九世纪下半叶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风云动荡的年代,在1848欧洲革命浪潮前后,随着比利时的独立、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无数的工厂、矿井、铁路出现在西欧和南欧那些恬静的乡村田园风景中,如林的烟不断地在鲁尔河、波河、马斯河两岸竖立起来。这些新兴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则出于觉醒的所谓“民族意识”,更多的则是迫于经济上的压力,面临着它们的英法前辈所曾面临的同样问题——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需要进行最大程度的剥夺,而在十九世纪欧洲众多革命浪潮的前车之鉴下,它们知道对国内的过度剥夺很可能会导致改朝换代,所以只能把目光转向海外。所以需要在海外征服最富饶的原料供应地,获得最廉价的劳动力,取得最大的商品利润,以及最大的市场资源。

  而在他们面前就有一个蛮荒而富饶的大陆就摆在他的眼前。在当时最后一片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大陆——非洲,那里有无法形容的原料宝藏,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为了在非洲争夺更多的殖民地、更多的原料、更多的市场,新兴的和老牌的欧洲列强们上演了一幕幕竞争、角逐、勾心斗角、纵横捭阖的好戏。

  为了在瓜分非洲的竞争中给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欧洲的新霸主——德国出现在非洲舞台上,向英法发出了挑战。在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取得了在欧洲的优势地位,宰相俾斯麦在位时,一直在怂恿法国人把征服的目标转向海外,而德国自己则慢慢消化阿尔萨斯和洛林。

  但是在1890年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变、性格反复无常的德皇威廉二世对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既妒忌又钦慕。他决定,德国应该,而且必须,在海外也拥有自己的广大利益范围。德国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